图片

新闻发布会首页 | 发布实录
正文  
2012年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日期:2013-02-04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2月1日上午10:00

    发布地点: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2012年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人员:徐华勤  常州市统计局局长

         恽东玉  常州市统计局副局长

    主 持 人:陆 炜  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管理处处长

 

    发布会主席台

    发布会现场

    陆 炜  中共常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管理处处长

  陆 炜:各位新闻界的朋友,早上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2年常州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常州市统计局局长徐华勤先生、常州市统计局副局长恽东玉女士。

    恽东玉  常州市统计局副局长

    恽东玉: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转型的繁重任务,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力以赴推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着力加快城乡与区域统筹步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有所增强,并呈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增长速度逐步回升、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96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126.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2100.8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1742.7亿元,增长11.6%。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到85036元,按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3471美元,在省内13个城市中列第4位。

    从统计数据看,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六个方面的积极态势。一是稳增长取得积极成果。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二是扩内需收到明显成效。在全球经济表现低迷、外部市场明显萎缩的情况下,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更多着眼内部需求,积极拓展内需市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均呈现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三是调结构实现重要突破。全市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主要产业的内部结构均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趋向均衡,轻重工业发展更为协调。四是促转型实现新的进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产出、效益等主要指标增长速度均快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经济增长对双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以及外贸出口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税收增长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五是控物价取得积极成效。全年物价涨幅控制在3%以下,比2010年、2011年明显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六是惠民生受到更多重视。全市民生实事和民生幸福工程积极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农民收入增长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收入比继续在全省处于最低城市行列(2.01:1,在省内13个城市中列4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

    1、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粮食生产实现丰产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6.97万吨,比上年增加1.8万吨,增长1.6%,实现自2005年以来的“七连增”;粮食单产达到501公斤,比上年增加19.6公斤。水稻单产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45公斤,比上年增加17.1公斤,增长2.7%,实现全省“十连冠”。

    2、工业经济稳中趋好。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31.3亿元,工业增加值196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11.9%。民营工业贡献份额继续上升,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932.0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5.3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2%。重点行业发展势头平稳,经济总量位居前列的机械、冶金、化工三大行业分别完成产值3424.8亿元、2142.1亿元、123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9.3%和28.7%,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7.9%、23.7%和13.7%。工业经济效益逐步改善并在年内实现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税703.4亿元,实现利润42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0.8%。

    3、服务业发展趋向协调。全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7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实现服务业税收270.2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幅高于全部税收4.7个百分点,高于工业税收10.8个百分点,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43.8%,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服务业内部各行业总体保持健康协调的发展态势,房地产业逐步从高速增长回归正常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在服务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3.0%调整为12.6%;金融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完成增加值2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5.5%,成为服务业发展一大亮点。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行业保持平稳增长,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20.3亿元,旅游接待总人数4003.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2.2%、17.7%。交通运输业增势平稳,全市完成客运量1.77亿人次,货运量1.8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2.2 %、15.0%。常州机场每周进出港航班增加到260个,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07.8万人次,增长15.5%。

    4、产业结构继续优化。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协调,全年完成重工业产值7300.7亿元,增长12.0%;轻工业产值1730.6亿元,增长12.8%,持续较长一个阶段的工业重化趋势得到了一定的遏制。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作用有所增强,预计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700亿元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1%,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47.7%提高到51.2%。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保持逐年优化的趋势,一、二、三次产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1%、54.5%、42.4%调整为3.2%、52.9%和43.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7%,比上年提高9.8个百分点,成为支撑全市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

    5、投资质量有所改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工业投资1526亿元,增长18.0%;服务业投资1220.4亿元,增长18.1%。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数量有所增多,质量有所提高,全市在建亿元以上投资项目480个,比上年增加6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29个,比上年增加40个。花博会主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现代传媒中心建设、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与保护等一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先后启动,对全市投资增长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全年完成公共基础设施投资402.1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完成国有投资379.0亿元,比上年增长45.5%。房地产投资在上年调整的基础上继续走低,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97.0亿元,增长5.5%,增速比上年回落27.7个百分点。

    6、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285.1亿元,增长14.4%,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9.4亿元,增长17.8%,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城乡市场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全年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3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9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限额以上单位食品饮料和烟酒、金银珠宝、中西药品、建筑及装潢材料、汽车等主要类别商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分别实现零售额65.8亿元、19.5亿元、40亿元、53.8亿元、23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9%、20.2%、22.2%、27.1%、19.0%。

    7、外向型经济逐步回升。全市对外贸易克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贸易壁垒增多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呈现难中有进的格局。全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9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出口199.6亿美元,增长3.1%;进口90.7亿美元,下降2.2%。对外贸易结构发生较大调整,欧美、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比重下降,新兴国家和地区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全市对东盟出口增长19.5%,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长17.2%,均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机电产品出口105.5亿美元,增长2.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9.7亿美元,同比下降3.2%。吸引外资规模继续保持省内第一方阵,全年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1%,新引进朗盛等协议外资超亿美元项目4个,比上年增加2个。

    8、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税收收入303.9亿元,增长8.2%。从主要税种情况看,营业税收入83.8亿元,增长13.1%;增值税收入51.6亿元,增长6.2%;个人所得税19.9亿元,增长3.8%;企业所得税40.7亿元,下降7.7%。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倾斜,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84.1亿元,增长6.2 %,其中教育支出66.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1亿元,医疗卫生支出2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6%、13.1%、9.8%。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604.9亿元,比年初增加702.9亿元,增长14.3%;贷款余额3832.8亿元,比年初增加426.5亿元,增长12.5%。全部新增贷款中,短期经营贷款投放195.6亿元,中长期经营贷款投放42.0亿元,与年初相比分别增长13.3%、43.5%,增幅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幅0.8个、31个百分点。

    9、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87元,比上年增长12.6%。人均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23609元,增长13.6%;转移性收入9654元,增长19.8%。按收入高低五等份分组,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5074元,增长21.3%;较低收入户23132元,增长11.8%;中等收入户29901元,增长10.0%;较高收入户39963元,增长14.6%;高收入户66159元,增长12.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737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工资性收入11100元,增长13.6%;家庭经营收入3504元,增长10.6%;财产性收入950元,增长14.6%;转移性收入1183元,增长10.5%。

    10、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5,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0.1个点。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六升二降”的格局,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食品类、烟酒类、居住类、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消费价格比上年有所上升,价格指数分别为107.2、104.9、103.3、102.5、101.6、10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比上年有所下降,价格指数分别为99.6和99.4。食品价格依然是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全年食品价格上涨4.9%,虽然与2010年、2011年相比分别下降2.5个、6.8个点,但仍拉动当年物价总指数上升1.4个百分点。受食品价格上升影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1%,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1%,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2012年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难中有进的态势,成绩来之不易。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节能降耗压力逐年上升,经济运行的质量有待提高,说明我市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还有艰巨而漫长的道路要走,发展的协调性还需要继续提升。下一阶段,必须正视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全面提升经济运行的动力、活力、质量和效率,推动全市经济继续沿着又好又快的良性发展轨道稳步前行。

  陆 炜:下面欢迎各媒体记者就关心的问题提问。

 

    中新社记者提问

    记 者:我是中新社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想要请教徐局长,刚刚发布词中提到常州的人均GDP全省第四,常州的地区生产总值是不是同样排在第四位?另外我注意到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外贸明显放缓了,固定投资增长较快,我想请问常州经济发展的后期动力在哪里?

 

    徐华勤  常州市统计局局长

    徐华勤:谢谢中新社记者的提问。在正式回答这位记者的提问之前,我先做个说明,统计部门发布的是数据,这些数据的背后,反映的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动荡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双重压力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克难奋进,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的坚定决心;反映的是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在标兵愈远、追兵愈近的压力下,奋力前行、奋勇赶超的精神状态;反映的是全市人民为创造幸福生活努力工作、积极工作、创新工作的美好追求。把这些信心、精神追求通过数据的方式汇总出来、反映出来,是我们统计部门的应尽职责。

    关于第一个问题,根据省资料反映,2012年常州人均GDP列全省第四,GDP总量在全省列第6位。

    第二个问题是增长动力的问题。

    第一方面是出口,过去一年,不仅是常州,包括全国、全省出口增速都明显放缓,常州出口总额前11月是负增长,在全市上下的积极努力下全年出口总额实现正增长,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这种状况和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紧密相关的。目前国际形势还比较复杂,今年我们的预期是温和趋稳,因此对出口的形势我们还是谨慎的。

    第二方面是消费,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经济增长要从外向型转向内需型,从消费的角度来讲,现在消费方式有所转变,网络消费的增长可能更快,同时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的增长,收入水平在没有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愿望与实际效果可能也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方面是投资,今年投资对稳增长、扩内需的支撑作用,仍可能会延续这两年的势头,新型城镇化将是重要的切入点。作为常州来说,投资的重点应该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投资,二是投向民生以及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的完善,三是县域经济的突破发展。我们相信在出口和消费还没有形成新的更大动力的情况下,投资可能还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

 

    常州日报记者提问

    记 者:目前我市正在大力推进基本现代化建设,能否请徐局长介绍一下,目前我市现代化建设已经实现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具体的数据可以描述一下。另外老百姓对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不是认不认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怎么样?

    徐华勤: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苏南建设现代化示范区的共同追求。从常州的情况看,我们从2012年开始建立了基本现代化统计监测制度和监测体系,定期从相关的21个部门收集全市及辖市区现代化监测数据资料。监测的指标是2012年省定目标,因为现代化指标是江苏省先行先试,根据苏南的实际情况确定的目标值,18大之后,省委根据18大的精神和要求,对现代化的指标体系正在进行调整和优化。对照2012年的省定标准,常州有17项指标已经达标,这17项指标反映了常州建设现代化的三个方面的追求:一是体现了民生优先的追求,如公交出行分担率、社会保障、公众安全感等指标;二是体现了创新为本的追求,如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比重等指标;三是体现了环境优美的追求,如林木覆盖率,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等指标。

    第二个问题,就是老百姓对现代化的满意度。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视老百姓对现代化建设的评价和满意度,提出我们常州的现代化建设要合乎群众意愿、合乎群众需求、合乎群众感受。在2012年底,我们对“六个方面”的现代化作了内部的评价,组织了3000个样本的电话访问抽样调查,从测评的结果看,是达到了省定的标准值,但是也有两个方面需要加强的,一是老百姓对现代化的知晓度还不是很高,还需要做更多更细的工作;二是也有个别调查对象对现代化的认可度与我们的期望还有距离。

 

    江南商报记者提问

    记 者:2012年我市GDP增长速度虽然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但是与上年相比出现了一些回落。请问徐局长,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您是怎么看的?

    徐华勤:今年我市按可比价计算的GDP增长速度达到11.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7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但是和2010年、2011年相比,分别回落1.6个、0.7个百分点。对于经济增速的回落,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应当看到,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是宏观经济的走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正处在周期性矛盾与结构性矛盾相叠加的调整期,我市经济发展,尤其是实体经济也遭遇了外需严重萎缩、内需相对不足的双重制约,增长速度减慢一些是必然的。适度放缓增长速度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客观要求。

    第二,应当看到,当前经济增速回落是在结构调整中的回落。虽然从整个速度来讲是回落的,但在速度回落的同时,我们在调结构、促转型、转方式、惠民生方面有很多亮点,比如服务业比重在上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在提高,经济增长对外贸出口、“双高”行业、房地产行业的依赖程度在下降,这些也是我们经济工作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第三,应当看到,虽然年度增长速度是回落的,但体现在季度运行轨迹上,还是呈现小幅上升趋势的。今年1季度、上半年、1-3季度全市GDP增长速度分别为10.1%、10.5%、11.3%,说明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正在逐步发挥积极效应。

 

    扬子晚报记者提问

    记 者:我注意到发给我们的贺年卡,落款中有一个“常州市社情民意调查与评价中心”,请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单位,与统计局是什么关系,它的主要工作职能是什么?

    徐华勤:常州市社情民意调查与评价中心是统计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新成立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发挥统计部门专业和技术优势,建立定期性、常态化的社情民意调查制度,推动统计工作由相对单一的数据处理向数据处理与社会评价并重转变,在政府和老百姓之间建立起双向交流、互动沟通的桥梁。

    民调中心的LOGO标志是我们面向全国征集的,外圈的两条弧线一条表示向上传递,一条表示向下倾听,同时又蕴含了统计的元素;里面的一个心,反映了政府与民众沟通桥梁、心意相通的理念,同时又包含了“民意”的标准音首字母。12340是全国统计系统统一的社情民意调查热线电话。民调中心的工作重点就是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愿望呼声,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民生信息和社会诉求;向广大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宣传市委和政府决策举措,问计于民,问政于民,让老百姓充分行使民主权力,助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们正在抓紧组织实施电话辅助调查系统场地改造和软硬件建设,预计春节前可以完成并投入运行。2013年民调中心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围绕基本现代化和“八项工程”监测,开展民意调查。省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44项指标中有3项指标通过民意调查取得,我们将在全市开展相应调查,对有关地区和部门的工作作出客观的反映和评价;

    二是围绕全市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民生实事以及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教育、卫生、住房、物价、环境保护、物业管理、拆迁征收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和热点问题开展专项调查,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管理提供参考。年内拟组织开展“民生实事办理情况群众满意度调查”、“地铁建设项目前期规划群众意见征集调查”等相关调查,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在今后的工作中,对社情民意调查与评价中心、对民调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支持和监督。

    常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记 者:我注意到发布稿中提到2012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这是我市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所取得的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请问徐局长,过去一年我市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有哪些明显的亮点?

    徐华勤: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是市委市政府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的战略重点,相对而言,服务业受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相对较小。2012年常州服务业发展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提升:

    一是服务业比重和贡献有所提升。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3.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到43.8%,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所提高,2012年,在全市388.8亿元的GDP增量中,服务业所贡献的增量达到224.32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7%,比工业高出23.8个百分点。

    二是服务业投资项目质量有所提升。2012年除除房地产开发项目以外的投资项目完成投资623.35亿元,同比增长33.4%,高于全部服务业投资15.3个百分点,在服务业投资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5.2%提高到51.1%,将对全市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地方财力的增强和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三是服务业发展平台的层次有所提升。2012年常州市创意基地、国家广告园区、西太湖产业园、中关村科技园等服务业的发展平台和层次都有较大的提升。

  陆 炜: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