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领导活动
新闻发布会首页 | 发布实录
正文  
2024年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三)发布实录
发布日期:2024-12-20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0日10:00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惠风厅)
  发布主题:2024年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三)
  发布人员:江文亭 市民政局副局长
       蒋春新 市卫健委副主任
  主 持 人: 王 鹏 常州市委宣传部外宣处(新闻发布处)处长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新闻发布会记者席

王 鹏 常州市委宣传部外宣处(新闻发布处)处长

  【王 鹏】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本场是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市民政局副局长江文亭女士和市卫健委副主任蒋春新先生向大家介绍“常有颐养”和“常有众扶”工程的完成情况。
  首先,请市民政局副局长江文亭女士介绍“常有颐养”、 “常有众扶”两项工程的相关情况。

江文亭  市民政局副局长

  【江文亭】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指导与督促下,2024年,市民政局紧扣民生实事任务指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着力完善政策体系,始终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民政工作的“头等大事”,始终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实事成效的“度量衡”,确保把实事办实、把实事办好。首先向大家介绍“常有颐养”工程完成情况。
  今年,我们聚焦三个着力,三个提升,积极构建“15分钟养老生活服务圈”,构建覆盖城乡,市、区、镇、村四位一体、统筹发展的综合养老服务体系。我们将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市政府“常有颐养”三年行动方案,并将之作为起草《常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的重要内容,编制《常州市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为持续发展谋篇布局。
  一、着力协调发展,提升“周边”养老的可及性
  全市已建有58家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其中今年新改造提升20家,由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养老机构以及物业等企业社会化运营,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照料服务、健康管理、老年课堂、文化娱乐等社区嵌入式普惠性养老服务。全市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已完成80个,其中今年新完成40个,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文体活动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等服务。这些服务载体成为“请出来”接受社区服务、“送上门”进入居家服务的重要枢纽。
  二、着力攻坚克难,提升“身边”养老的普惠性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团队)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洁、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居家上门服务,目前覆盖约15.4万名高龄老年人。另外,我们还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近4.3万人次,获得江苏省“老年达人”运用智能技术大赛一等奖。在适老化改造实现常州户籍困难老年人家庭广覆盖的基础上,结合省政府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扩面至全体有需要的社会老年人,今年为近1.5万户老年人家庭开展了适老化改造。
  三、着力创新引领,提升“桌边”养老的丰富性
  新增老年助餐点(社区食堂)83个,全市共建有老年助餐点435个,其中同时具备膳食加工、堂食功能和对外配送能力的社区食堂98个,48个社区食堂向全龄段人群开放。探索形成公建民营村居食堂、品牌餐饮门店参与、中心厨房统一配送、机构企业食堂开放等多种运营模式,一区一特色、一地一品牌打造了溧阳“如意小食堂”、天宁“茶饭小馆”、钟楼“人人共享食堂”等助餐名片。日均助餐2.2万余份,惠及9.24万老年人。同时,全省首创老年就餐补贴跨区互认和结算机制,解决“人户分离”老年人助餐问题,已惠及1415人、2.3万人次。今年,常州荣获全省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营养餐大赛团体一等奖和2项个人一等奖。
  以上是“常有颐养”工程完成情况,下面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常有众扶”工程完成情况。
  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2024年,我们以更有力度的救助措施、更有温度的帮扶行动、更有广度的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大救助体系,架起了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一、推进助残救困服务,给特殊群体带来爱心温暖
  常州市始终坚持系统谋划、科学布局、高位推进,探索建立了“医院+社区+家庭+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模式,打造“德康驿站”常州品牌。今年新建成8家“德康驿站”,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点35家,覆盖全市74%的镇(街道),在全省位居前列。全年服务精神障碍患者9541人,其中定期到站接受康复训练997人,站点工作人员上门指导8544人。
  今年我们还调整了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运营模式,引入第三方受托机构为低保、低保边缘、特困及支出型贫困等低收入人群提供康复辅具适配服务。通过线上申请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提供便捷的租赁服务,依托“我的常州”APP内的“智慧民政”,一键直达,精准适配,力争实现“辅具在身边,服务零距离”。
  市残联制定了《2024年度常州市综合性“残疾人之家”提升改造民生实事实施方案》,7家综合性“残疾人之家”机构按照“一家一案”精心组织实施,于10月份全部通过了省残联评估验收。2024年,常州市常态化运行“残疾人之家”共97家,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并向有需求的村(社区)进行延伸。1143名残疾人接受日间照料托养,1052名残疾人参加辅助性就业,残疾人月平均收入达600余元。
  二、筑牢儿童关爱服务,为困境儿童提供兜底保障
  按照区域有品牌、镇街有特色、村居有亮点的思路,因地制宜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服务品牌,并以“一站多点”的建设模式将关爱服务辐射至村(社区),打通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最后一公里”。今年,新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8家,还进行了扩面增容,将流动儿童纳入关爱保护范围。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74家,共开展各类活动4000场,服务对象10.2万人次。
  团市委重点关注“6-16周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为主的困境青少年群体,“一户一策”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组建近1000人的“希望家长”团队,引导200余名圆梦行动受助学生、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关爱活动,全年建成梦想小屋124间。
  三、探索“救助+慈善”服务,解困难家庭“燃眉之急”
  “临时救助+慈善救助”联动项目方面。我们积极践行对外来人口的关爱,致力于推动非本地户籍遇困对象“一户一档一策”电子档案全覆盖,借此工作全面掌握非本地户籍遇困人员状况,进一步提升主动发现能力。目前,常州市智慧大救助平台为非本地户籍中的临时救助、失业致困、大额医疗支出预警、公安发现生活困难等4类约1500人建立电子档案并纳入动态监测。今年3月,市民政局联合市慈善总会实施“临时救助+慈善救助”联动救助项目,救助对象为符合临时救助条件或临时遇困的非常州户籍家庭或个人,联动救助标准按照“临时救助+慈善救助”1:1配比原则,不低于月低保标准的2倍,不超过月低保标准的24倍;直接救助标准(金额)不低于月低保标准的1倍,不超过月低保标准的12倍。截至目前,已对197人次非本地户籍遇困家庭伸出援手,发放救助金额58.46万元。
  “冬暖夏凉”慈善送电项目方面。为了让四类低收入人口安全地过冬度夏,市民政局及时与市慈善总会联动,对全市1.2万户低收入家庭开展一次性免费送200度电,支出资金130余万元,加上原本每年就为其减免的 180 度电,每户家庭每年总共可获得 380 度电的援助,切实缓解他们因经济困难而舍不得用电的窘迫局面。该项目自 2023 年启动,至今已开展两年。
  “慈善助医”项目方面。今年我们在新北、天宁和钟楼这三个区开展“慈善助医”项目试点。这个项目就是对这三个区里已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的低收入人口,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医保目录内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各种补充型医疗保险(含商业医疗保险等)报销后的个人自付费用实行非申即享、兜底救助,尽可能减轻他们的负担。这个项目从 2024年1月1日开始持续到2026年12月31日,每年12月底为当年度结算截止时间,现在相关人员名册统计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王 鹏
  感谢市民政局副局长江文亭女士的介绍,下面请媒体朋友就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

江苏广电总台记者现场提问

  【江苏广电总台】
  现在有不少老年人都希望在自己家里安度晚年,他们的愿望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健康养老服务,请问市卫健委,目前在居家养老方面,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哪些健康服务? 

蒋春新  市卫健委副主任

  【蒋春新】
  谢谢你的提问。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成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每个家庭面对的难点。健康养老是所有老年人共同期盼,更是卫生健康部门职责所在。目前,90%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市卫生健康委一直将维护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作为工作重点,着力从预防、治疗和照护入手,全力保障社区居家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重点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老年人看病就医方便可及性。加强卫生资源向老年健康服务领域投入,建有1家市级、4家区级老年病医院,12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设置老年医学科。进一步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有7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中52家乡镇卫生院,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3个村卫生室,15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另外在老年人相对集中区域设置192个家庭医生工作室作为补充,基本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持续推进老年友善医院建设,建成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26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占比达到88%,切实提高老年人就医方便可及性。
  二、实施分类服务,提高老年人疾病预防管理精准性。省内首创老年人分层分类精准健康服务模式,为57.75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纳入慢性病健康管理;为7.46万名65-79周岁老年人进行肺癌和消化道肿瘤筛查,已确诊肺癌223人,消化道恶性肿瘤85人;为12.6万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上门居家医疗服务,共开展慢性病健康管理、用药指导、防跌倒指导和老年痴呆初筛等上门随访服务37.24人次;为2.39万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1万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实施老年人认知障碍筛查和干预。举一个案例,春江街道一位94岁万姓老人,因冬天使用热水袋不当,导致脚烫伤,伤口迁延不愈,今年三月份家人给她春江人民医办理了家庭病床,由家庭医生上门进行伤口护理,一个多月后顺利康复。
  三、拓展服务功能,提高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针对性。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力推进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为高龄、重病、失能失智等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全年建立家庭病床1251张。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拓展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功能,基层有30%的床位可用于提供以上服务。开展基层中医药零距离服务,所有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4类8项适宜中医药技术服务。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增设医务室、护理站、护理院、康复院,支持医院开展养老服务,现有68家医养结合机构。全市有25家护理院,其中8家省优质护理院,优质护理院数量为居全省前列。
  下一步,全市将出台《常州市居家养老条例》,我们将依法推进老年健康服务工作,持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的健康服务水平,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健康生活。谢谢!

江苏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江苏商报】
  今年康复辅具租赁模式有了变化,想问一下相关补贴政策和开展情况。
  【江文亭】
  常州市是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和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全国双试点城市。自2019年项目实施以来,探索形成了服务网络健全、服务体系完备的康复辅具社区租赁常州模式,目前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已累计惠及群众超1.5万人次,接受咨询4.2万人次,租赁2.8万多件,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也曾作专题报道。今年我们调整了运营模式,引入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机构,遴选2家辅具租赁企业,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服务对象每人每年补贴最高限额可达900元。针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搭建开发了线上化租赁服务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将辅具社区租赁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一体化推进,在全市35个德康驿站和40多个保险服务网点同步推广康复辅具租赁,通过实景体验、社区义诊、专题培训、社区活动等方式,持续推动康养理念和康复辅具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常州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日报】
  刚刚“常有颐养”工程中提到了跨区助餐服务,请问市民政局,相关政策是怎么样的?
  【江文亭】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各种原因(如照顾孙辈、与子女同住等)出现户籍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情况。这些老年人在居住地往往难以享受到户籍地的助餐补贴等福利,导致生活不便。为了解决人户分离的老年人的助餐难题,确保他们能够在居住地长期稳定地享受到应有的助餐补贴和便利服务,我们建立全市“2+2”元补贴和跨区(县)级行政区域老年人助餐补贴政策,体现了城乡统筹、区域协同,以公平、普惠为原则,方便老年人根据实际居住情况选择助餐地点。常州户籍老年人跨区助餐补助标准为按工作日实际用餐的老年人每人每天一餐,每餐4元的标准补贴。常州户籍老年人,在户籍地办理登记助餐服务,同时提供就餐人身份证、户口簿、经常居住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将相关信息录入平台系统,经户籍所在地村(社区)确认后,并将相关用餐数据录入平台即可实现各区实时信息共享。户籍在经开区的潘爷爷,家住天宁街道香溢俊园小区,因平时子女不在身边,老两口做饭不易,中午吃饭成了老大难问题。潘爷爷让子女到户籍社区办理了跨餐申请,现在中午在家门口的添宁社区食堂享受助餐服务,他表示“社区食堂餐食种类多,方便老年人选择,而且跨区用餐也有补贴,是为老年人办好事”。

中吴网记者现场提问

  【中吴网】
  今年,民政部、财政部确定江苏省为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省份。省里也印发了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请问市民政局,常州是不是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
  【江文亭】
  随着社会发展,困难群众需求日益多样化,单一物质救助已难以满足需求。民政部、财政部确定江苏省为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省份,按照《省民政厅 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的相关要求,我市于9月底出台并印发了《常州市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在落实好现有政策基础上,聚焦救助对象当前尚未被物质救助覆盖的基本服务需求,为有需要的低收入人口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我们主要针对四类低收入人口,在风险防范服务、照护服务、生活服务、关爱服务四大方面提供服务类社会救助,在此基础上,拓展到为动态纳入智慧救助平台的非本地户籍重点监测对象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相应的服务。目前,我们正在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救助服务需求摸排工作,了解困难群众实际需求,建立诉求台账,为精准实施救助服务提供有力数据支撑。此外,我们还在开展服务清单制定与社会组织服务资源梳理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深入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的温度与深度,有效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王 鹏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请与市政府新闻办联系。谢谢市民政局副局长江文亭女士,谢谢市卫健委副主任蒋春新先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