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领导活动
新闻发布会首页 | 发布实录
正文  
2024年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二)发布实录
发布日期:2024-12-20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9日15:00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惠风厅)
  发布主题:2024年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二)
  发布人员:华泽峰  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江 天  市人社局副局长
       李晓红  市公积金中心副主任
       黄泽欣  团市委副书记
  主 持 人: 李吉祥  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新闻发布会记者席

李吉祥  常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吉祥】
  各位媒体朋友欢迎大家参加这次向市民报告的关于民生实事的第二场新闻发布会。这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了常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华泽峰先生、常州市人社局副局长江天先生、常州市公积金中心副主任李晓红先生、团市委副书记黄泽欣先生向大家介绍“常有优学”工程和就业创业促进工程的完成情况。首先,请常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华泽峰先生介绍“常有优学”工程的相关情况。

华泽峰  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华泽峰】
各位新闻界记者朋友:
  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2024年,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始终锚定“更加公平、更为优质”奋斗指向,紧紧围绕“常有优学”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有力的新步伐,民生工程各项指标取得新突破、再创新局面,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任务。下面我主要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作简要介绍情况。
  一、聚焦大规划,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实现新飞跃。
  需求导向,化“被动”为“主动”,加快教育资源优化布局。一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3所,竣工17所,增加学位1.15万个。常州大学西太湖校区三期、常州工学院辽河路校区二期等2个项目建成投用,江苏理工学院新校区、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二期、南京医科大学常州校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南区等4个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的宏伟愿景正成为现实图景。二是扩大高中学位供给。新增龙城高级中学、武进第二高级中学2所公办高中,和裕高级中学、博雅实验学校高中部2所民办高中 。通过优存量和扩增量,全市下达普通高中招生计划31582人,比去年增加4622人。普职比达69.25 %。三是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新建学校地下接送中心2个, 29所学校停车设施对外开放,提供车位2135个。采取多渠道筹资方式,分期分批为中小学校安装空调,全市新增139所学校安装空调,安装空调总数达9617台。
  二、聚焦强效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展现新风貌。
  全面发展,“硬设施”转化为“软实力”。天宁区、钟楼区、经开区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全年新增省级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27个。一是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新增省优质幼儿园8所,省市优质幼儿园覆盖率达92.2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47%。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新增托班176个、托位3520个。溧阳市、新北区接受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验收。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增全国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校1所、“新优质学校”18所。天宁区确定为教育部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星河小学等3所中小学确定为科学教育实验校。全省率先全域创成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溧阳市、金坛区、武进区、新北区接受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验收。三是促进高中教育优质多样。2所高中入选第二批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立项学校,8所高中入选首批省高品质特色高中建设立项学校。持续实施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455名学生列入“强基计划”后备培养人才,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一体化协同培养机制初步形成。
  三、聚焦贡献力,产教融合转型升级开创新局面。
  深度交融,“金蓝领”赋能“新城市”,加快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一是专业链与产业吻合度大幅提升。新增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14个、五年制高职专业11个,新增省职业教育第二批在线精品课程32门,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8门、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4个,专业产业吻合度达86%以上。承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网络建设与运维赛项总决赛,获技能大赛世赛金奖3个、省赛一等奖32个;获省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1个,获奖数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二是产教融合载体群建设不断深化。新增省级高职院校首批现代产业学院6个、省级市(县)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单位2个。建设“能源互联网”等市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9个、“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市级产教联合体6个、“新能源材料”等市级现代产业学院27个。三是校企协同项目库更加丰富。选聘新一轮市级产业教授44名,新增职业学校教师产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25项;获批省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48项。
  四、聚焦高水平,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高端引领,“强激励”携手“重保障”,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创新人才引育模式。全年补充中小学编内教师近1500人,其中“优才计划”引进552人。加大队伍职前培育力度,完善常州籍优秀师范生跟踪培养项目,新增培养对象36人,在培对象达100人。创新“区招市培”“骨干教师交流带培”“优秀教师光荣返聘”等师资补充机制,逐步形成青年教师热情从教、中年教师激情从教、老年教师倾情从教的良好态势。二是专业成长平台多元。率先推进青年教师AI场景化实操演练项目,研发小学、初中学段实操演练课程63个,辐射青年教师3000人次。运行博导工作站2个、省市名师工作室103个、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6个、“四有好老师”团队101个、优秀教师城乡牵手项目154个、“名师导教”项目16个,全年培训教师15万人次。三是师资结构优质均衡。推进“核心校+周边校+乡村校”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实施跨校走教、跨学段教学、跨区交流等办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交流轮岗教师2589人,其中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比达52%,校际、学段、区域间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四是教师培育成效显著。新增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新增国家级教学名师、先进工作者、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育部名师培养计划教师共8人。新增省模范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省正高级教师共54人,省“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4个。新增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近千人,市级“五级梯队”优秀教师突破万人,占全市专任教师的23%以上。
  五、聚焦全素养,学生综合能力培育取得新进展
  五育并举,“小细节”成就“大成长”,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加强青少年身心健康关爱。钟楼区获评教育部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持续完善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施重点关爱人群结对帮扶(1000对)。建设18所省级初中学校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加强家庭教育研究院建设,强化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工作。全年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阅读沙龙、心理咨询等指导服务1400余场。受众15万人次。二是强化科技教育。统筹推进16个科技俱乐部建设,组织学生3万余人次参与各类青少年科技比赛,获奖数量达3000人次。三是强化艺体教育。在省第八届艺术展演中获5个特等奖、9个一等奖,为历年来最好成绩。北郊初中女子足球队荣获“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常州一中男子篮球队在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中夺冠。四是强化劳动实践教育。全面落实《常州市劳动教育促进条例》,在全市开展“劳动教育月”系列活动。《全方位深化劳动教育内涵建设》被评选为“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实践创新典型案例”。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新的一年,常州教育将始终坚持以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奋力擦亮“常有优学”民生名片,为“新能源之都”建设汇聚动能,为“万亿之城再出发”增添亮色。
  【李吉祥】
  感谢常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华泽峰先生对“常有优学”工程的介绍,下面有请常州市人社局副局长江天先生介绍就业创业促进工程的相关情况。

江    天  市人社局副局长

  【江    天】
  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围绕“稳就业、惠民生、兜底线”主责主业,保质保量完成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全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2024年,全市预计城镇新增就业10.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万人,支持大学生创业3000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5万人次。全市发放青年人才生活资助38万余人次,约1.62亿元。发放“青春留常”综合资助5.5万人次,约1663万元。在全市建成核心商圈型、人才公寓型等各类青年驿站102家,动态提供房间2105个,累计入住人数近6000人次,提供免费住宿超13000天,上线驿站数量、入住人数和入住天数均位居全省前列。向11588名2024届毕业生发放首次缴存补贴347.64万元,向8170名2023届毕业生发放留常缴存补贴2042.5万元,合计2390.14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02.14%,住房公积金支持“青春留常”成效显著。主要做法是:
  一、助企纾困稳存量。进一步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提振经营主体发展信心,支持企业稳岗拓岗。一是落实失业保险降费率政策,为全市12.7万家用人单位减负超11亿元;二是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全市8万余家经营主体发放稳岗返还超3亿元。例如,北汽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近两年发展稳中有进,员工队伍保持稳定,截至目前已拥有1500余人,享受稳岗返还62.62万元。这项资金不需要企业申请,而是通过“非申即享”模式,直接打到企业账户,企业对此非常满意。三是落实 “苏岗贷”政策,对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企业精准投放信用贷款,并重点向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倾斜,全市发放贷款5741笔,放贷余额160.05亿元。
  二、聚焦重点扩容量。坚持把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摆在首位,多措并举促就业。一是全力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高频举办各类招聘活动,开展“龙城有约 青春留常”高校毕业生专场校园招聘会16场,组织2860家次企业参加,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8万余个。集中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全市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09场,组织926家企业参与,发布岗位14690个。全市开发高质量青年就业见习岗位9186个,组织就业见习4775人。扎实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和就业服务,对硕士以上学历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未就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人一档”专项服务,常州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调查率100%,年末帮扶就业率达90%以上。深度挖掘“常州人才招聘”抖音号功能,在常举办全省直播带岗职业技能大赛和全省直播带岗现场会,擦亮常州直播带岗名片,持续提升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度。全年举办209场直播带岗活动,提供超13万个岗位,场均观看达1.0万人次。倾力打造“常指导”服务品牌,已建成“常指导”工作室25个,形成了以市 “常指导”职业指导工作基地为圆心,以“两湖创新区”、“家门口服务站”为支撑的职业指导服务矩阵,助力更多求职者在常好就业、就好业。例如,针对大学生群体,邀请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黄菡教授到科教城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常高校进行专题讲座,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和选择就业。二是精准帮扶困难人员就业。进一步完善精确识别、精细分类、精准服务的就业帮扶机制,坚持“大数据”和“铁脚板”双管齐下,进村入户、敲门问需,跟踪了解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五类特殊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到失业原因清、家庭状况清、技能特长清、择业意向清、培训需求清,及时建立个性化就业援助档案,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2024年,全市援助困难人员就业1.1万人,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411人。全市新建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3个,帮扶五类困难人员就业1720名。三是多措帮扶农民工就业。开展“千企万岗”百日服务专项行动,为1092家重点企业提供用工服务2671次,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397场次。全市新建12个劳务合作基地,共组织76家企业参加陕西安康、河南濮阳、贵州黔南州等劳务合作基地线上线下招聘会22场;组织专车(列)114辆,输送4845名外来务工人员来常就业。
  三、支持创业保增量。进一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全力推动创业带动批量就业。一是创业政策持续完善。修订出台新一轮富民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不断完善经办协同和风险防控机制,推动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可持续运行。全市预计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6.89亿元,涉及2514人次。出台新一轮“创业扶持资金申领审核办法”,强化创业基地绩效评价管理。全市预计累计发放创业补贴466.41万元,惠及创业实体540家次,落实创业基地运营补贴105万元。二是创业培训不断优化。出台了《常州市创业培训管理办法》(修订)版本,举办创业讲师比赛、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等活动,助推更多青年大学生创业实践应用和落地转化。全市开设创业能力培训班108期,共组织3515人参加创业培训。三是创业大赛成绩喜人。常州市“储能电站集成式智能热管理模块”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装备整体方案”2个项目被推荐进入全国赛选拔赛,入围数全省第二,两位选手均获国赛“创翼之星”。
  四、技能培训提质量。瞄准产业升级目标,出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新政,覆盖新能源、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主导行业领域182个重要工种。突出抓好技工教育,持续推进特瑞斯能源装备、江苏精研科技、万帮数字能源、江苏顺风新能源等70余家企业和省常技等11所技工(职业)院校联办100余个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4870人参训学徒的后续培训工作。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学生周秧锋、田闰代表中国勇获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赛项银牌,第七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上常州市选手获得4枚金牌,金牌数居全省第二。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1.8万人次,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到1440人,连续11年居全省第一。
  五、兜牢底线惠民生。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数据赋能,推动就业各项扶持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力争做到应发尽发、直达快补。全市预计为17.82万人次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补贴金额达2.86亿元,为712人次高校毕业生发放社保补贴247.73万元,为393家企业的622人次女职工发放女职工生育二孩、三孩产假期间企业社保补贴244.31万元;全市预计发放失业保险金6.54亿元,惠及30万人次。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接下来,市人社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532”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稳就业保民生作为第一要务抓牢抓实,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强化稳就业、扩就业举措,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常州贡献人社力量。
  【李吉祥】
  感谢常州市人社局副局长江天先生的介绍,下面请记者就这两项工程中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

新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日报】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也是今年民生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请常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华泽峰先生介绍下今年市教育局在推进家庭教育方面的举措和做法。
  【华泽峰】
  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一直以来,常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发挥家庭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会同市妇联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一是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机构。全市中小学(幼儿园)100%组建家长学校,成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建立35个市级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站,开展家庭教育线上线下活动400余场,受众10万人次。常州市家庭教育研究院开展项目研究12个,不断强化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工作。钟楼区被确立为教育部首批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二是积极传播科学家教理念。创新开展“新媒体+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创作60集“家有儿女”大型家庭教育情景系列短剧。建立全媒体家庭教育资源库,开展“科学家教进万家”“真爱护航”家庭教育巡讲,举办龙城父母大讲堂等活动,全年共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阅读沙龙等指导服务1000余场,将科学家教送进千家万户。三是突出对重点学生的关爱。教师通过微信、电话、上门家访等形式定期做好家校沟通,特别是加强对特殊儿童、特殊家庭的关心关爱。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广结同心、玉兰花开”学生成长关爱行动,共结对帮扶11300名重点学生。

扬子晚报记者现场提问

  【扬子晚报】
  住房公积金支持“青春留常”政策连续多年被纳入全市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就业创业促进工程”的子项目之一,请问常州市公积金中心副主任李晓红先生,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李晓红  市公积金中心副主任

  【李晓红】
  感谢大家对住房公积金支持“青春留常”政策一如既往的关注。
  这项政策,针对常州市31所高校和职业院校的2022-2025年应届毕业生,就留常就业创业,给予“300元开户补贴+2500元缴存补贴+20万元优惠贷款额度”,目的是吸引青年人才留常就业创业、缓解他们阶段性住房困难、扎根常州安居乐业。
  今年,已为11588名毕业生发放首次缴存补贴347.64万元,为8170名毕业生发放留常缴存补贴2042.5万元。今年发放首次缴存补贴人数比去年增加5%,留常人数占比增加3个百分点,“青春留常”政策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为63名毕业生发放贷款4153.2万元,购房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节省利息约272万元。
  就在1个月前,常州技师学院毕业生杨某,就通过公积金助力,和朋友共同买了房。这位00后女生,在原有可贷120万的基础上,享受了青春留常贷款20万的政策支持,而且,还拿到补贴2800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近年来,我们围绕全市人才战略,不断优化政策,加大安居支持力度。在支持租房方面,我们联合人才公寓和合作银行推出“减押免租”优惠政策。目前,在钟楼区的永荟寓人才公寓,试点提供减租金(88折)免押金的福利。在支持购房方面,将非企业和2021年之前引进的人才也纳入了优惠贷款政策范围,提高贷款额度。目前,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顶尖人才和博士研究生,可贷额度为180万元;35周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可贷额度为110万元。近年来,各类人才申请贷款3275笔29.7亿元,共节省利息1.7亿元。另外,我们在市委组织部指导下,共同创建“龙城红色驿站”“寓见公积金”人才公寓联合服务阵地,首批28个服务点年底前全部完成。
  今后,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持续优化政策,推动住房公积金支持“青春留常”“加速”和“升温”,切实增强青年人才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谢谢!

常州发布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发布】
  请问团市委副书记黄泽欣先生,作为来常求职的青年福利之一,青年驿站给大家带来哪些实惠与便利呢?

黄泽欣  团市委副书记

  【黄泽欣】
  常州青年驿站重点解决市外高校毕业生来常求职、就业(即来常求职成功但尚未落实住房的大学生)过程中的过渡性住房需求,配套提供城市融入、岗位推荐等服务。今年,常州在全省率先将青年驿站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以“人才公寓+酒店”合作模式,在全市建设核心商圈型、创新园区型、交通枢纽型、人才公寓型等各类青年驿站102家,覆盖全市7个板块、30个镇街道,可动态可提供房间2105个,截至目前,累计入住人数5922人次,提供免费住宿13222天,青春留常转化率近30%,驿站数量、入住人次、入住天数位居全省前列。
  我们针对不同青年群体需求,配套提供青年驿站特色服务,让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像有位家乡在内蒙古、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青年,与常州结缘,就始于这一张小小床铺,他手握6个城市的offer,但最终pick了常州,究其原因就是来常州的第一站——青年驿站,让他好感度拉满。
  此外,我们还延伸了许多的暖心服务:
  一是让青年驻脚对接企业更便捷。我们按照入住青年学历专业、入职情况、个人意向等信息,联动全市岗位信息库提供更多岗位推介。与常州市企业签订劳务合同或创办企业的青年,享受从青年驿站到人才公寓的一键代办。
  二是让青年了解惠青服务更高效。我们制定人才就业帮扶手册,提供面试辅导、简历诊断等服务,确保就业创业资讯无缝对接。编制青年发展政策汇编,为青年在常成长发展提供政策信息“一本通”。例如:针对留常转化青年,大力实施“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和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提升政策普惠性和知晓度。
  三是让青年体验城市更深度。我们联合邮政、移动、晋陵集团等部门,推出“龙城礼遇大礼包”,包含免费公交、免费地铁、优惠通讯等福利,让初次来常青年感受城市的温暖。结合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推出“逐梦新能源”“大运河发展带”等若干条城市体验线路,绘制了“青游地图”,让来常青年实地体验常州特色产业和人文环境。
  【李吉祥】
  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请与市政府新闻办联系。期待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持续关注系列新闻发布会,生动、深入报道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和惠民实效,让民生实事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福祉。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