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新闻发布会首页 | 发布实录
正文  
2019年常州民生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二)实录
发布日期:2019-12-26   浏览次数:   字体:〖默认 超大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5日下午3:30

发布地点:市行政中心惠风厅

发布主题:2019年常州民生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二)

发布人员:王国明    市城管局副局长

                 周旭栋    市交通局副局长

                 赵   亮    市水利局副局长

                 严旭华    市文广旅局副局长

                 张洪兵    市卫健委副主任

主  持 人:王志新    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发布会主席台

发布会记者席

王志新  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王志新】

今天第二场民生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市城管局副局长王国明先生、市交通局副局长周旭栋先生、市水利局副局长赵亮先生、市文广旅局副局长严旭华女士、市卫健委副主任张洪兵先生,下面先请王国明副局长介绍相关情况。

王国明  市城管局副局长

 【王国明】

各位新闻界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根据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目标任务要求,市城市管理局负责“地铁1号线沿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公厕改造提升工作”。一年来,市城管局紧紧围绕高质量的管理明星城市奋斗指向,加强组织实施,抓好工作落实。目前,各项工程基本完工。下面,我就此次整治工作的相关情况向

大家作简要介绍:

一是提升地铁沿线地区风貌环境品质,打造城市形象靓丽窗口。以新面貌改善民生,通过对沿线道路进行整体改造,道路交通设施齐全,沿线路灯明亮,井盖平整,排水通畅,标志标线清晰。同时,在重要节点设置小游园、口袋公园、城市客厅等街头绿地,利用精致的景观小品和层次丰富的绿化提升了城市形象,满足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以新作为推动工作。先后对沿线落地灯箱以及老式公告栏、公用电话亭、报刊亭、亿家乐早餐点等进行清理整结合现代城市时尚、现代、简洁的特点,充分整合各类公共资源,设置9座新型多功能便民服务亭,并推行交通信号设施共杆共享。对建筑立面多层多招、楼顶广告字和部分楼顶户外广告、大型高立柱广告等进行集中整治,统一了空调室外机遮挡格调和店招标牌形式,对沿线法桐进行统一修剪。综合整治工程的顺利实施,既美化了市容环境,又消除了安全隐患,受到社会各界及市民的赞誉。以新理念引领发展。注重用新发展理念指导整治工作,将市容整治工作与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探索将公益广告与绿化景观相融合,建设7处新颖的公益广告雕塑,运用新载体展现和传播时代主题内容,促进市民们由“被动看”变为“主动看”。在重要节点及桥梁的景观照明建设中,按照“一幢一方案”的设计要求,采用新颖的照明手法和前沿的LED灯光控制技术,将沿线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商业、人文信息与建筑亮化协调统一,凸显了“夜常州”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独特魅力。

下一步,市城管局作为地铁一号线沿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将按照“江苏省城市容貌标准”和“管理明星城市”的要求,牵头相关区、部门共同参与,对涉及到的管理要素进行界定,落实长效管理责任,巩固整治成果。也希望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监督工作中来,自觉遵守城市管理相关规定,同时自觉劝阻和及时举报身边发生的城市管理问题,共同维护良好市容环境。

二是提升城市公厕建设和管理水平,推进城市“厕所革命”精品化发展。

1.注重功能完善,优化功能设计。在人流集中场所提高女性厕位比例,因地制宜设立第三卫生间,增设无障碍厕位,以及无障碍坡道、安全扶手、呼叫按钮等人性化设备,同步规范指引牌设置,标明公厕方向和距离。所有改造厕所做到一厕一设计,注重生态环境和经济实用,不豪华建设、不过度装饰。

2.统筹规划布局,坚持民生优先。本次公共厕所提标改造工作,坚守为民办实事初心,以文明、卫生、方便、安全、节能为原则,对设施严重老化,功能缺失落后,影响城市形象的老旧城市公厕优先实施改造。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及其他环境要求高的区域,有条件的全部改造成一类公厕。对于设施不达标的、如厕人员较多的城中村公共厕所,全部提升改造到二类标准,并在改造过程中设置临时便民厕所,以方便居民如厕,减少居民生活困扰。

3.部门统筹共建,纳入长效管理。目前我市城市公厕的管理部门较多、管理需求和标准也各不相同,在改造过程中,我们要求实际管养单位一起参与,结合各厕所后期管理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经济节能、符合实际需求的改造方案。对于改造完成的厕所,要求纳入全市统一的长效考评体系,建立健全日常维护保洁的长效机制,提高精细化水平,逐步推进我市公厕管理专业化和服务标准化,提升周边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实现公厕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贯彻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对于“厕所革命”的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常态化”的城市发展理念,结合常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公厕补建、提档升级为重点,以绣花功夫推进城乡“厕所革命”纵深发展。

1.进一步结合实际制定改造目标。根据常州市公厕改造提升的三年行动方案,结合我市城市公厕的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制定我市公厕提升改造的建设目标,不再以公厕等级为唯一的改造标准,结合百姓需求和周边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经济节能、务实方便的改造方案,提升周边群众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2.更高要求提升公厕长效管理水平。公厕重在管养,提升改造后的公厕,要建立健全公厕日常维护保洁的长效机制,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公厕日常管理专业化和服务标准化,建立落实定岗定人定时保洁制度,强化对公厕管理的考核监督,实现公厕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3.围绕市场力量,争取多元主体参与。针对市级财力有限的情况,除了继续向区、街道财政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外,更加主动探索市场化道路,借助多元参与主体,解决公厕建设管理上“钱”和“人”的问题。后期将从三个方向进行探索和尝试:一是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深入合作的“PPP模式”。主要适用于新建公厕,即在有开发价值或潜力的城市区域,在规划中将部分商业门面与公厕建设“捆绑”起来,或是将公厕的广告特许经营权赋予社会资本,由社会资本对公厕进行开发建设和后续管理,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二是尝试企业承包管理模式。主要适用于需要改造提升的公厕,即允许企业在公益经营的基础上,通过获得政府让渡的多元化增值服务来实现盈利,比如公厕室内外墙体广告招租,允许合理利用一定的空间设置小卖部、报刊亭、停车位等配套设施用于出租收费等。三是鼓励社会组织认养模式。主要适用于无盈利途径、人流量较少、管养要求较低的公厕,即调动社区志愿者、党员服务队、第三方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由政府通过“以奖代补”、评优表彰等手段提供人力保障,对公厕进行日常基本管护。

【王志新】

谢谢王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周旭栋副局长介绍情况。

周旭栋  市交通局副局长

【周旭栋】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长期来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关注与支持,2019年,我局承担了“交通畅行工程和地铁1号线沿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2个项目的相关子项。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相关工作情况。

一、加快完善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为补充的多形式、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体系,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常州公交配套地铁1号线开通,进一步加强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接驳集散功能,有序开展了线网优化工作。

线网优化的准备工作自2016年起启动,委托东南大学、常州市规划设计院、中咨城建设计有限公司做常州市轨道1号线地面公交配套规划和方案,结合轨道1号线沿线轨道站周边道路、公交场站、公交站台的配套及建设情况,最终采用“纵向抽疏、横向加密”的优化策略实施公交线网优化,加强与轨道衔接,减少无效竞争。2019年9月初,最终方案确定配套优化调整39条线路(首批拟优化29条线路)。2019年9月10日,对外正式公示优化方案14条(B15路、33路、71路、76路、226路、269路、289路、313路、503路、528路、534路、1811路、76A路、314路)。目前配套轨道实施优化线路共6条:开通前期撤销601路,根据公示收集的意见建议,配合地铁1号线9月21日的开通,公交71路、503路、534路三条线路同步优化调整到位。11月6日优化调整B15路,11月8日优化调整1811路。地铁开通前更新设置135条线路的换乘语音,及时对沿途站点公交站牌上张贴地铁LOGO标志5000多个。

下阶段,我们将加强数据关注与分析,根据运营数据变化情况,及时科学合理调整运营组织模式。并利用试点安装的客流调查系统数据,完善线网优化方案。加强地铁首末站两端的公交接驳,强化地铁两端公交接驳方案的细化,方便两端外延南宅、雪堰、前黄、孟河、西夏墅等乡镇居民换乘地铁。

二是结合地铁1号线运营,增加有桩公共自行车设施布点,新增有桩公共自行车1.95万辆。

截至目前,我市市区(不含金坛)有桩公共自行车共建设站点1806个,投入车辆4.1万辆,日均骑行约6.1万人次。全部实现了今年为民办实事的目标。

为配套地铁1号线开通,方便市民无缝换乘,2019年有桩公共自行车在加大站点建设和车辆投放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与地铁1号线29个站出入口的无缝衔接。目前,已在符合建设条件的22个地铁站出入口新建了有桩公共自行车点位。

下一阶段,我们将根据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的站点或车桩建设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公共自行车站点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同时,我们也督促公共自行车运营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要求公司适当加派路面巡查人员,对发现的乱停放或倒伏车辆及时归整好,不得妨碍道路正常通行。其次是要呼吁广大市民文明骑行,遵守交通规则,不乱停乱放,用好、保护好公共自行车,建设畅行交通。

二、完成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打造农村“平安放心路”,创造更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美好农村道路交通环境,保障广大群众平安放心出行。

2019年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2019年11月底,已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其中国省干线公路:已完成4个项目(具体如下:122省道常州段24公里、104国道溧阳段45公里、342省道常州段11公里、230省道常州段12公里)共计92公里,完成投资约820万元。农村公路:已完成6个项目(实际实施共计6个项目:203县道1.97公里、301县道12公里、251县道10.1公里、562乡道3.4公里、651乡道1.2公里、655乡道3公里)共计31.7公里,完成计投资1380万元。实现国道安防工程覆盖100%、县乡道及通镇村公交村道安全隐患治理率96%的目标。

今年以来,我局多举措,认真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建设。结合沿线群众的出行需求,我局会同地方乡镇、公安交管部门进行现场踏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多次对方案进行优化。还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技术:采用彩色标线涂料、太阳能LED主动发光标志,进一步明确机、非车道路权,减少和降低行人和车辆的碰撞事故。采用吸能式三角端防撞垫、可移动式防撞护栏(主要用于桥梁中分带处)、防撞滚筒等一批新产品、新技术,降低车辆因碰撞设施产生的冲击而引起的二次伤害,提高安防设施服务水平。

大交通连起大民生。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打造江苏中轴枢纽城市,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定位,坚持系统谋划,努力补齐短板,增强发展优势,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为“种好幸福树,建设明星城”当好先行。

【王志新】

谢谢周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赵亮副局长介绍情况。

赵亮  市水利局副局长

【赵亮】

媒体朋友,大家好!

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2019年市政府水利民生工程的有关情况。

2019年市水利局承担的市政府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内容主要有2项,分别是主城区易淹易涝地区排水设施改造工程、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另外,我们还将“五好河道”建设作为改善水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抓手,在全省河湖长制工作中开创了先河,树立了典型。

一、水利民生项目情况

(一)基本情况

1.主城区易淹易涝地区排水设施改造工程为民生实事项目第7项“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内容。2019年计划实施易淹易涝地区排水设施改造项目8个,其中6个项目于今年汛期发挥效益;2个项目(天宁区清凉一村项目、钟楼区白家浜项目)汛后开工,2020年汛期发挥效益。截至11月底,已完工7个项目,超计划完成任务。分别是天宁区许家村、工人一村、高士工业园、清凉一村项目、桃花港片区排水工程5个项目;钟楼区洪庄河-海蜇河管道沟通工程、西新桥二村洼地治理工程2个项目。钟楼区白家浜泵站提升改造工程于2019年10月进场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15%,工期6个月,2020年汛期可确保发挥工程效益。

2.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 为民生实事项目第8项“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内容。2019年继续实施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实施新闸防洪控制工程改造项目,建设丰收河东、建新河西2座节制闸工程。新闸工程改造项目是市城市防洪规划及畅流活水总体方案中的控制节点工程,主要功能是保障常州中心城区防洪除涝安全,促进城区水体流动,改善城市水环境。丰收河东闸、建新河西闸工程是畅流活水方案澡港河清水通道中的子项目,主要功能是在澡港水利枢纽抽引长江水期间,对澡港河沿河支河口门进行管控,确保优质水源充分进入主城区,改善主城区水环境。

截至11月底,新闸防洪控制工程改造项目工程已基本完成,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管理房装修、场外市政绿化施工。丰收河东闸和建新河西闸水下主体部分已经基本完成,正在按计划全力推进,总体进度达到了年初制定的目标要求。

(二)主要做法

主城区易淹易涝地区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和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都是亲民工程,是拉近政府与居民距离的民心工程。在工程建设中:

1.落实责任,强化配合。按照市政府要求和部署,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坚持“水利牵头,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合力推进”的原则,组织协调全市统一行动,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2.精心组织,抢抓进度。为确保易淹易涝排水设施改造工程主汛期前发挥效益,召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审计等参建单位完善计划,统筹解决天宁区清凉一村洼地治理与清凉小学改造工程矛盾,确保治理工程对居民影响降至最小,缩短工序间隙。在畅流活水工程推进过程中,根据地方实际需求,优化原有方案,增加动力,提高改善片区水动力条件,发挥综合效益。

3.严格要求,确保质量。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特别是易淹易涝区排水设施改造的单体工程虽小,但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一线群众的切身利益。市、区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大项目来抓,克服资金筹措难题,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管理有关程序要求。各区、各单位按照市统一部署,自加压力,抢前争先,超前实施,确保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三)实施成效

通过民生工程的持续实施,广大市民从民生水利实践中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有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1.易淹易涝地区排水设施改造有力保障了度汛安全。易淹易涝地区排水设施改造,是一项在人口密集地区开展的基础性建设。在工程实施中,水利部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原则,工程实施前,广泛征求街道、居委会、居民意见。同时结合解决居民区受淹问题,力所能及做好小区相应绿化建设,与雨水管网敷设、窨井设置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共有7项工程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完工,汛后开工的白家浜泵站改造工程也落实了应急措施。

2.主城区畅流活水助力水环境提升成效明显。我市地处太湖湖西,长江下游,属典型平原河网地区,河流水位落差小,水流滞缓,水环境容量不足,市委、市政府从2017年开始启动主城区畅流活水工程建设,一期工程4个控导堰于2018年汛前建成,今年重点实施清水通道打造和新闸控制工程。随着工程的推进和完成,常州城区基本水体由北往南、由西向东的有序流向手段更加完善,在今年运行中,主要河道水位和流量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活动堰启用期间,通过盘龙苑堰和恐龙园堰联合调控,入城流量显著提升,一般能达到38.0m3/s左右,市河流量2-6m3/s,较建成之前的0.1-2m3/s,提高程度非常明显。

二、五好河道建设进展情况

(一)建设背景

建设五好河道,是全面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委省政府生态河湖行动计划等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其目标是补齐防洪薄弱短板、保护河湖生态环境、增强河流管护能力、彰显河湖人文历史、提升河岸便民景观品位。

(二)建设标准

“五好河道”建设作为今年全市的150项重点实事项目内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是2019年度常州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要抓手。5月,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常州市“五好河道”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常州市“五好”河道评价指南(试行)》,提出五大类25项评价指标。“五好河道”评定按管理权限实行分级负责,市河长办负责组织“五好河道”评定,对评定工作进行监管和后续抽查考核,区河长办负责初评和申报,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如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水利设施重大水毁事故、环境污染事故情况;沿河存在污水直排现象,入河排污口和取水口设置不规范;出现水质劣于Ⅳ类;河道管理范围内发生重大涉水违法事件或存在重大违章行为;河道管理范围不明确等现象,均不得参评。评定为“五好河道”后,每4年组织复核,确保建设成效。

(三)主要成效

为加快“五好河道”建设,市河长办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调研学习、拓宽思路、制定方案、全面发动。市级财政落实资金1000万元,对评定为“五好河道”每条以奖代补50万元。各辖市区加大河道综合整治投入。全市投入资金超5000万元,其中提升完善经费632万元。

通过这一年努力,全面落实管治措施,五好河道建设已初具形态,并获得省河长办充分肯定,认为:评价方法科学合理,内容较系统完整,宣传灵活多样,贴近基层群众。目前,首批有22条河道全部通过评定,达到“五好河道”标准,发挥有效引领示范作用。《新华日报》《学习强国》“江苏电视台”进行报道,水利部、省河长办进行推介。上述河道中的白石港、钱资湖、下塘河、上黄河等积极落实管护措施,水质稳定达标,植被覆盖更趋完好,不仅打造了一批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流湖库水景观,也给周边群众带来了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增强了周边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我们将以市委、市政府聚焦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总体部署为指引,围绕“三个明星城市”战略定位,积极践行新时代治水兴水战略思路,围绕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完善,继续加快畅流活水工程建设,强化工程调度运行,巩固“五好河道”建设成效。

【王志新】

谢谢赵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严旭华副局长介绍情况。

严旭华  市文广旅局副局长

【严旭华】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谨代表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常州文旅事业发展的新老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整治项目是2019年常州市民生实事项目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类别中的一个重点项目,今年的目标任务是完成临南市河建筑风貌修复及临河步道改造。该项目的责任单位是市住建局和市文广旅局,实施单位是常州市晋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面,我向媒体朋友们简要介绍一下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整治项目的实施和完成的情况。

一、项目的实施背景和意义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遗产。2015年6月1日,常州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大运河常州段的重要节点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文物资源相对丰富的一个区域,现有世界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2处,是集古城形制、运河遗迹以及名人文化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近年来,中央、省、市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总书记站在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指示。省委娄书记指出,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打造江苏文化建设高质量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2018年,市委作出了建设“运河名城”,为大运河在新时代赋予新内涵、绽放新光彩的战略部署。

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常州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先导段,与周边青果巷、篦箕巷等串联成珠,是传承发展运河文化、打造常州大运河“生态长廊”“文化长廊”与“旅游休闲长廊”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建设江南文化名城、塑造高质量旅游明星城市的重要支撑。

为加快推进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充分满足市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9年1月25日,经常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将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列为今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

二、项目推进完成情况

市文广旅局作为项目实施责任部门之一,高度重视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门工作班子,积极会同市住建局、晋陵集团,有序推进该项目的实施,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关心指导下,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到12月31日,除完成为民办实事关于临河建筑风貌恢复和步道改造的进度要求外,临街和街区内部的建筑风貌恢复也将基本完成。。

一是精心做好项目方案编制。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整治项目启动后,我局迅速对接市发改、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文物保护相关要求,指导晋陵集团做好相关方案的编制,并在省文物局的指导支持下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复。

二是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工程。为保障街区内文物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我局专门抽调2名业务骨干驻点现场办公。指导编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李伯元故居修缮保护方案,指导钟楼区局完成胜利巷19号何宅、胜利巷21号龚宅等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保护方案审批。进一步完善提升世界遗产界桩及解说牌,开展街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可阅读”二维码制作安装,实现文物故事可看、可读、可听。

三是切实强化文物监管执法。开展文物日常巡查,及时处置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难点问题,对胜利巷18号产权人及施工单位盲目违规施工予以查处,责成建设单位编制李伯元故居修缮保护方案,及时纠正了李伯元故居保养维护中出现的问题。

四是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居民中积极做好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开展《常州市非国有文物修缮补助办法》及实施细则的政策解读。积极引导居民按照相关要求做好修缮保护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文物保护的意识,营造了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局将在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品质,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要素”,进一步激活遗产价值,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精彩一段”,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旅游明星城市的“常州名片”。欢迎各位媒体朋友给予更多关心、关注和支持,在更高层面、更广平台宣传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的最新成果。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王志新】

谢谢严副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张洪兵副局长介绍情况。

张洪兵  市卫健委副主任

【张洪兵】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2019年,常州市卫健系统站在新起点,履行新职能,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加快推进两个“结合”、努力实现四项“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推动我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一、贯穿健康常州建设这一“主线”。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推进健康知识普及,提升百姓健康素养。在日报《健康》周刊、广电“天天健康”栏目、“健康常州”微信、“郝大夫在线”网络论坛等服务平台传播健康知识。根据季节常见病多发、易发特点,利用“健康大讲堂”“名医访谈”等宣传平台,邀请权威专家进行科学解答,普及疾病常识。全年向市民提供健康讲座、健康义诊、健康咨询等2000余场次。积极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建设,建成国家级、省级健康促进区3个,省健康镇(街道)、村150个,健康社区114个,健康步道256条、健康小屋272个、健康主题公园(广场)71个,实现健康促进医院全覆盖。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达30.1%。

二、加快推进两个“结合”。一方面坚持预防为主,加快医防结合。2019年,我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提高到81元,面向全体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4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居民健康全过程。完成89个标准化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江苏省预防接种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投用,疫苗接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持续开展儿童口腔筛查、窝沟封闭,预防儿童口腔疾病和龋齿发生。进一步推进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启动实施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建立起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的重点职业病监测工作网络。另一方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加快医养结合。健康养老工作走在全国前列,14家中央媒体来常集中采访报道。全市建有老年病医院1家,康复医院7家,护理院12家,医养结合机构60家,设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8家。常州市成为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地区,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3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90%以上老年人拥有健康档案,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4.65%。天宁区作为常州市首个医养融合试点区,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老年人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获得感显著增强。

三、努力实现四项“提升”

一是推进分级诊疗,提升医疗资源供给。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全市已建成紧密型医联体试点20个,建成医联体共建专科105个,19家民营医疗机构加入医联体。紧密型医联体基层门急诊人次增长7.74 %,手术人次增长20.3 %。市内组建儿科、中医、妇幼、传染、精神科5个专科联盟,溧阳市、金坛区探索实施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增效年活动,继续保持各类人群的签约率,建成家庭医生工作室217个。通过点单式签约、预约上门服务、长期护理险、慢性病长处方用药、绩效考核激励等,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量向质转变。溧阳市基层卫生人才差异化激励政策、金坛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武进区“县管乡用”人才培养政策作为典型被国家卫健委推广。天宁区、武进区分获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大创新举措奖、优秀奖。

二是坚持不断改善,提升健康服务水平。2019年各级政府对市、区、乡、村四级医疗网建设投入资金约15亿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市三院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中医医院急诊病房综合楼投用;市中心血站、市七院二期、市二院阳湖院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武进中医医院综合大楼、武进人民医院外科综合大楼、横山桥镇卫生院新大楼均已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秩序,我们推出“为民服务解难题”十项举措,优化门急诊服务质量。中医药传承创新不断突破,市政府出台《常州市孟河医派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意见》,建成首批常州市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15个,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设置率100%,举办中医文化节、中医养生节等活动,让中医药深入百姓生活。

三是推进智慧医疗,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升级常州市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大数据分析挖掘系统。我们与钟楼区共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存储中心,与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合作开展高血压数据分析研究。面向辖市区推广居民健康卡,“就诊一卡通、医疗一账通”服务向诊间支付、住院自助服务、电子居民健康卡、人脸识别等延伸应用。现已发行居民健康卡78.5万张、开户近250万个,实名就诊率达85%以上。市二院、中医院按照《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接入省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大部分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能提供分时段预约、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

四是关注全生命周期,提升人口发展素质。鼓励按政策生育,全市出生率为6.21‰,人口自然增长率1.66‰,出生政策符合率99.92%。加强人口监测和形势分析,全年新出生二孩12705人,占出生人口的41%,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依法推动落实产假、男方护理假、生育津贴等制度,保障女性就业、休假等权益。积极开展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落实新生儿听力筛查、先心筛查等4项免费项目。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100%。大力推进全市母婴设施标准化建设,建成母婴设施360家。全年发放计生特别扶助金、持证退休企业职工一次性奖励、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扶等资金6.2亿元。利用市计生公益金和慈善救助机制,援助计生困难特殊家庭,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开展科学育儿指导、青少年健康促进、新家庭计划,推进幸福家庭建设。

保障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将以民生的情怀、科学的方法、实干的韧劲,在“健康常州”建设征程中不断开拓创新,让百姓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健康福祉。谢谢大家!

【王志新】

谢谢张副局长的介绍,现在请记者朋友提问。

新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日报】

我是新华日报记者,想问一下城管局的王副局长,今年我们地铁1号线沿线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整治后的沿线道路给市民耳目一新的感受,那么这个整治成果如何维护,我们有什么具体举措?谢谢。

【王国明】

首先谢谢媒体朋友对我们城管的关心。在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各区、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整治工程如期完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如何巩固一号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果,落实长效管理,将是摆在面前的一道课题。在市人大、市政府对民生实事项目督察时,丁纯市长提出要求,要各部门通力合作,落实长效管理,管好地铁沿线的市容环境面貌。我局召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长效管理举措,明确部门职责、管理标准、考核范围、督查形式,开展地铁沿线专项考核。

各区根据市容管理要求与沿街商家签订“市容环卫责任书”,培养店主自律意识,自觉维护店招、立面等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人员按标准管理,并加强考核监督,严防楼顶字、违章广告的设置;同时,强化城管、住建、公安、轨道公司等部门的责任意识,对各自的设施进行管理维护,使1号线市容秩序保持较高水准。

江苏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江苏商报】

我提问一下交通局的周副局长,政府部门在规划、设置共享单车点位时是怎么考虑的?

【周旭栋】

谢谢。我们在具体站点设置时,主要是从四方面考虑:

一、考虑出行需求。服务站点主要设置在市民出行需求较大的居民区、公建区、公交站、游憩点、商业综合体、学校等设点;

二、参考经验。在站点规划设置时,参考了外地城市的建设经验,一般每间隔300至500米设置一个服务站点,人流聚集区可集中设置;

三、实地踏勘。通过实地勘察测量,进一步明确适合建设站点的位置,做到站点设置与周边环境和谐融合,不与园林绿化、道路、市政设施等其他设施形成冲突;

四、根据管理部门管理要求:主要是城管部门城市管理要求和公安部门通行安全等要求,做到不侵占盲道、不侵占绿化、不阻碍交通,不妨害通行安全等。

常州网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网】

我是网记者,我想问一下水利局赵亮副局长,现在我们大力推进河长制的同时,为什么要开展五好河道建设?如果评上“五好河道”,后续如何管理呢?

【赵亮】

谢谢常州网记者的提问。新时代,干净、整洁、优美的河湖生态环境成为群众更强烈的诉求和更美好的期盼。全国各地纷纷深化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启动示范河湖建设,多省市探索开展了“生态河湖”“美丽河湖”等行动,打造了河湖管理保护的新样板。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省、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和生态河湖行动计划,策应人民群众对生态河湖、美好生活的殷切追求,我市围绕“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总体目标,创新提出建设“五好河道”,打造整洁优美、水清岸绿的河湖水环境的具体设想和工作目标,初衷有三:

一是确立工作载体。让“五好河道”成为常州落实中央、省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具体展示,成为着力解决河湖突出水问题的有效载体,让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就是常州“生态河湖”建设成效的生动体现。

二是落实考核抓手。通过规划好、治理好、管理好、维护好、美化好等五个大类25项评价指标细化评价,促进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三是强化样板示范。通过先行先试,有效带动各地推进堤防达标、岸线整治、河道清淤以及控源截污、环境整治等工程建设和“两违三乱”整治力度,明确河道管理范围,完善界桩界牌,提升沿岸景观,开展水文化遗产调查和水文化底蕴挖掘弘扬,全方位提升河湖管理水平。

“五好河道”建设是一项需持续关注,不断提升、长期坚持的工作。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强化增点扩面,对已建成的五好河道:一是特别强调长效管护,进一步落实河道管护人员和经费,加强日常巡查、设施维护、河道保洁等工作,提高河湖管护标准,巩固提升建设成效;二是突出加强指导监督,辖市区河长办需加强指导监督检查,检查采取重点抽查、定期明查和不定期暗访等方式,并将在现场增设宣传栏和标识标牌,全面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持续加强复核工作,市河长办原则上每4年组织复核,对复核不达标的河道,取消市“五好河道”称号,进行通报批评,必要的情况将进行问责。谢谢。

常州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电视台】

我是常州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我想问一下文广旅的严旭华副局长,刚才听到您介绍,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常州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先导段,能不能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在街区整治过程中是怎样做好大运河保护工作的?

【严旭华】

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世界遗产大运河遗产区和缓冲区范围内。在南市河项目启动后,一是主动对接,形成共识。市文物部门主动对接市规划、住建等相关部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按照大运河保护的相关要求共同推进该项目。二是学习经验,提高效率。我们在了解到苏州山塘街有类似项目成功获批后,立刻组织相关单位赶赴苏州,学习借鉴山塘街项目成功申报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常州南市河项目实际情况,编制了《大运河常州城区段南市河(西水关——晋陵路桥段)及潘家村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方案》,向国家文物局履行报批手续并顺利获批。根据国家局批复意见,积极落实运河遗产保护要求,完善方案。三是严格管控,保持风貌。保护和控制大运河水轴和沿河街巷的传统格局、走向、尺度和风貌。严格控制临河沿街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材质,使其与大运河风貌相协调。谢谢大家。

常州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常州日报】

我们从昨天的常州日报上了解到,常州二院成为全市首家互联网医院。我想请问卫健委张主任,互联网医院将给患者带来什么样实实在在的便利?下一步,从市卫健委层面,对全市互联网医院发展有什么计划吗?

【张洪兵】

感谢您关注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它以实体医院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利用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在线医疗健康服务。

目前,市二院、中医院已经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市二院于11月8日正式运营。先期运营的互联网医院,主要提供两大服务功能:

一是线上门诊。主要是针对慢病、常见病的复诊患者(患者首先得在实体医院看过病,有过病历,互联网医院不能接待首诊患者)。患者手机登录互联网医院进行预约挂号、缴费,在预约时间段,从各科室遴选出的经验丰富的医师会主动接诊,通过图文、视频等方式做出诊断和建议,提供慢病复诊、解读报告、健康咨询等服务。

二是线上配送。通过对慢病复诊患者的在线问诊后,医生在线上进行续方,医院药剂科实时审方,药店接收流转处方,患者完成线上支付后,药品通过物流配送到家中(常武地区免配送费)。

互联网医院打破了实体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时间、地点的限制,降低复诊患者就诊的时间、交通成本,简单的问题在网上就可以解决。从11月份运行至今,已经有50多位慢性病复诊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接受了相关服务。

下一步,我们考虑从以下两方面发展互联网医院:

就覆盖面而言,除了已经运行的两家试点医院,市一院、市妇幼保健院·一院钟楼院区也将于近期开通。今后,我们将大力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建设互联网医院,并积极引导、鼓励民营和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加入互联网医院大军,真正做到信息共享、资源普惠。

就服务功能而言,现阶段互联网医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复诊方面。今后,还将逐步推出远程会诊、预约转诊、远程治疗和康复、远程随访等服务,让百姓享受到更多的高质量的服务。

互联网医院是落实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举措。未来,随着互联网医院服务功能和流程的不断完善,我们将逐步打造更便捷、更优质的线上线下诊疗一体化服务,最终实现“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腿”的目标。

【王志新】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