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智慧医疗正在兴起。常州武进通过加快建设“智慧医疗”工程,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服务公平可及,让群众更好地享有便捷、优质的医疗与健康服务。预约挂号、便捷支付、五大中心……武进“智慧医疗”的快速发展,正给诊疗模式、就医观念等带来变革。 自助服务改善就医体验 诊疗服务便捷化 排队挂号、人多拥挤,曾是不少患者觉得最糟糕的体验。如今,挂号体验变了。在武进人民医院,随处可见“智慧医疗”的身影,曾经流程复杂、反复排队的就医问题正在逐步改变,缴费方式也在悄然变革,收费窗口支付宝“扫一扫”就能完成付款。 简化患者就医流程,实现“带上手机能看病,不带现金能就诊”的梦想不再遥远。今后,所有区属公立医院将设立“自助服务区”,提供分时段预约挂号、化验单打印等便捷的自助服务,推行诊区(间)结算、出入院床边结算,实现“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腿”。 打破“信息孤岛” 医疗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智慧医疗,更要体现医疗服务的畅通。而这,首先要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医疗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近年来,武进通过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签约等形式的智慧健康服务,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为患者提供高效、易操作、智能化的医疗健康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优质的心电图医师,对疑难心电图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2015年,依托武进人民医院心电学科成立的武进区心电会诊中心,采用“基层采图、中心会诊、基层网络打印”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区域心电信息互联互通。 远程会诊流程方便、高效,既提升了基层心电诊断水平,也为抢救心脏病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2012年以来,武进累计投入超1.5亿元建设卫生信息化工程,并依托两家区三级医院和区域信息化平台,建成了区域临检中心、区域心电会诊中心、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区域病理诊断中心和区域消毒供应中心“五大中心”,实现了信息共享。 “五大中心”的建立,让100多万基层群众因此受益。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则让更细化的医疗服务延伸到糖尿病等重点人群身边,实现对慢性病的远程照护。 今年,武进区卫计局逐步推开互联网+糖尿病增值服务包,通过互联网血糖仪,签约患者的血糖数据可以每天实时上传到自己、签约医生以及家属的手机、电脑等终端,家庭医生可根据监测情况,通过电话、随访等形式,及时沟通、调整患者的用药。 依托大平台、大数据,糖尿病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家庭医生的个性化服务,而这些监测数值也为日后患者就诊提供了数据支撑。今后,武进区还将探索为家庭定制提供自动提示用药时间、服用禁忌等慢病智慧服务。 构建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 逐步实现健康武进 当然,智慧医疗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建设资金缺乏保障、信息互联共享难度大等诸多问题。区卫计局也在不断探索、加速推进,力争到2020年,武进区建成实用、共享、安全的“武进智慧医疗网络”,人人拥有一份连续、动态、实用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初步形成智慧健康服务产业体系。 “居民健康档案”并不是新鲜名词,2011年起,辖区内所有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目前已建档108万份。今年5月起,武进区逐步开放居民健康档案,目前,嘉泽镇成章片区重点人群居民健康档案已实现网上查询。 打开电脑,点击武进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网站,从“专栏”进入”健康门户”模块,输入身份证号,即可查看以往病史、诊治情况等各类健康信息。 加快推进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重点人群随访等工程,是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的有力措施。为破解信息共享等难题,武进区将争取多方支持,整合公共卫生、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力争智慧医疗覆盖率达到100%。 传统医疗行业存在系统操作复杂、医疗信息封闭等痛点,借助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可以改善就医流程,整合医疗资源,将患者就诊中的一个个“痛点”变成“通点”。武进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健康服务模式转变,将做到信息为民,智慧惠民,实现健康武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