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市党代会决策部署,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以“532”发展战略为导向,勇担“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围绕“重塑空间格局,做优资源配置,放活体制机制”三条主线,不断提高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保障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重塑空间格局。市委书记陈金虎对规划工作提出了立下“大志向”、拉开“大框架”、做好“大规划”、体现“大格局”、实现“大发展”的要求,要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重点片区规划的布局、城市设计理念的转变、自然资源的严格保护,来重塑城市的“三生”格局、区域格局、品质格局和生态格局。
一要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重塑城市“三生”格局。加快《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和报审,实现“多规合一”,统筹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构建“一主一区、一极三轴”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重点研究三条控制线协同,精心组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研究,形成科学并符合常州实际的“三线”成果。加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衔接,及时编制省级预支空间规模落地上图方案,保障近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项目落地。
二要以重点片区规划布局,重塑区域发展格局。深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打破行政区划壁垒,重点聚焦“两湖”创新区、中以常州创新园、高铁新城、东部地区战略空间,全力提升规划编研水平,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两湖”创新区:要突出未来空间开发,瞄准长三角“生态创新区、最美湖湾城”定位,加快完成“两湖”创新区总体规划和重点片区城市设计,规划“两湖”与各版块的纵横通道,真正从规划的视野让“两湖”创新区成为重塑区域格局、提升城市能级的主引擎。规划建设常州南站,加快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第一门户”和城市“中央车站”,提升地区辐射能力。中以常州创新园:要抢抓中以建交30周年契机,放大创新园作为中以创新合作标志性项目平台效应,加快推进创新园规划研究及核心区规划编制,统筹协调“两湖”创新区、科教城、武进高新区空间关系,打造“国际科技合作典范、高质量创新发展标杆、高品质城市会客厅”。高铁新城:要高标准推进新城建设,加快金融商务、区域总部、品质生活等“五大中心”项目落地,打造跨江融合桥头堡。东部地区:要全面完成东部协同发展规划,发挥东部桥头堡作用,更紧密融入锡常澄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三要以城市设计理念转变,重塑城市品质格局。城市建设要以“经得住远眺、耐得住细看”为目标,打造更多具有城市标识性的区域、标识性的社区和标识性的建筑。引导高品质住区建设,深化出台高架路沿线、滨水空间等城市重要界面的规划控制管理规定。加大城市设计对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打通城市设计要素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规划条件到设计方案的传导路径,谋划出台城市设计管理规定及若干技术导则,彰显城市风貌特色。探索研究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方法,充分衔接社区生活圈规划,聚焦城乡社区治理与服务现代化体系建设,完善社区基本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设施标准化、均等化配置。积极推进编制单元和街区试划,试点详细规划编制,为全面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做好前期技术储备。全面完成《常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大运河常州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专项规划》,在老城改造、新城建设、大运河管控过程中,注重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开展轨道交通场站非机动车换乘空间研究,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合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要以严格保护自然资源,重塑城市生态格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编制完成《常州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0-2035年)》。申报争取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示范工程,建成一批标杆性的全域综合整治示范项目。积极探索不同自然资源禀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寻“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记“农田就是农田,必须是良田”,研究耕地“进出平衡”措施,全面推行提质改造耕地项目建设,制定《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实施办法》,切实提高耕地保护水平;打造长三角生态中轴,开展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和国土绿化行动,规划建设常泰高铁生态走廊等沿长江、沿运河、环太湖高品质生态走廊,规划打造一批功能复合、方便可及的“口袋公园”。全年计划造林1.2万亩,其中成片造林1500亩,沿江县域成片造林200亩,建设绿美村庄33个。开展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启动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出台《常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力争再创1-2个国家级绿色矿山;持续释放“严上加严”信号,以“零容忍”的态度、“长牙齿”的措施,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加强“三个早”能力机制提升完善,推进违法违规用地“双零”行动、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违法用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等10项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全力创建一流执法监察队伍。
(二)做优资源配置。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自然资源宏观调控能力,通过用地指标配置管理的优化、工业用地配置方式的优化、存量用地配置手段的优化、经营性用地配置模式的优化,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一要瞄准重大项目,不断优化用地指标配置管理。紧紧围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主题,强化用地计划指标、耕地占补指标、规划空间指标保障,加强流量挖潜,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力度,探索市场化方式解决指标需求,坚持“有保有压”,坚持民生优先、产业优先,指标用在“刀刃”上,确保实现省市级重大项目、“532”发展战略项目应保尽保,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努力。统筹新增用地与存量用地的使用,解决好土地闲置与土地超供、土地缺口与土地浪费并存的问题。突出“效率优先、存量优先”导向,加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投资计划、存量用地盘活情况的联动,新增土地指标优先配置到重点项目,实现差别化精准供地。接住、管好省政府委托用地审批,不断优化委托事项审查审批流程。
二要坚持提质增效,不断优化工业用地配置方式。建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供地模式。严格执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若干规定》,提高新上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低限,鼓励存量工业空间更新再利用。“以亩产论英雄、以质效配资源”,探索功能混合和空间分层的复合用地,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配置模式,逐步摸索净地供应标准化、“带条件”供应、定制高标准厂房等供应路径,扩大“双合同”应用范围。
三要集成政策工具,不断优化存量用地配置手段。开展园区、企业用地绩效综合评价,形成工业用地正向激励和负面限制的机制,探索解决中高端产业资源供给不足与低端过剩产业消耗资源双向挤压的问题。立足实体经济,完善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机制,全年通过产业更新、增容技改、综合整治等多种模式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2万亩以上。完善土地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建设。全面部署实施“危污乱散低”用地出清提升行动,加快划定工业用地保障线,形成整治提升专项规划、“十四五”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生态修复实施规划等“1+N+N”规划成果。推动村镇工业集中区等低效片区的空间再造,通过“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积极打造高效用地“常州样板”。
四要加强长远谋划,不断优化经营性用地配置模式。强化五年整备规划执行力度,提升储备能力,增加重点区域优质地块的储备数量,切实扭转“净地”整理工作滞后的突出问题,逐步实现土地储备库入库量与供应量的双向调节,增强政府平抚市场峰谷波动的调节能力;按照“做靓现场、做熟地块、做热片区”的要求,强化一级开发地块基础设施配套,“一地一策”有力推进;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适度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和时序,加强市场预期引导,精准实施年度供应计划,维护土地市场平稳运行,助力打造“常有安居”名片;以需定供,注重高品质地块开发,“一杆到底”落实到规划条件、规划方案编制中,有效避免版块同质化供应。
(三)放活体制机制。坚持强基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深度融合,坚持“放管服”,通过奠根基、破瓶颈、除障碍、添动力,力争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体制机制再放活、再解放、再突破,释放更多红利。
一要大力优举措强化管理基础,为放活体制机制奠定根基。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成果融合与分析,建成全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初始底版”。拓展集体土地所有权、自然资源统一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确权登记业务,整合不动产登记存量数据,打造全市统一的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体系。加快建设“五全五化”政务综合系统智能版,深化“1+7”市县两级数据库,建设自然资源和规划数据中心,强化全市系统数据开放共享工作。总结深化自然资源所标准化建设应用试点,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健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探索“一测多效”的基础测绘生产方式和以地理实体为核心的实景三维常州数据库建设,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保障水平。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打造政务服务“自然畅通办”服务品牌。
二要用改革之火赋能创新引擎,为放活体制机制破除瓶颈。聚焦“危污乱散低”用地出清提升行动,总结“新北沿江关闭腾退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试点”经验,紧抓“一市一策”机遇,充分发挥部门合力效应,探索空间再造新路径;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监察调查和刑事司法相互衔接机制,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探索信用监管、大数据监管等新型监管方式;规范“五优农居”示范培育工程,再创新、再提升,开展农村居民点规划设计,建设真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示范工程;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改革。
三要深度融合促进一体化发展,为放活体制机制破除障碍。要加强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加强政治建设,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关于加强党的建设部署融入到业务各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动业务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总结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典型,营造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要加强团队建设的融合。全市系统增强大局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调整优化各单位、各部门职能,理顺职责边界,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更加顺畅;要加强各类资源保护与管理的融合。聚焦“双碳”目标,加快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坚持全市生态建设“一盘棋”思想,推动耕地、林地、绿地、湿地、自然保护地“五地”同建;要加强各类整治工具的融合。集成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关闭腾退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政策工具,集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优农居”示范培育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建设工程,统筹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宜居镇村;要加强安全生产与业务的融合。强化“主责主业”意识,摒弃惯性思维,思想上打破经验主义,在遏制违法用地、污染防治、规范矿山整治、严格安全生产上,防风险、守底线、除隐患,层层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全年零事故、零舆情。认真履行“三管三必须”“三年大灶”等要求,抓实资源安全,抓牢生态安全,守护生命安全,将安全生产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时,要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
四要坚持“放管服”转变政府职能,为放活体制机制增添动力。优化用地、用矿、用林、测绘审批、不动产登记等服务,坚持“店小二”“急郎中”的服务理念,更大力度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更高标准实现“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全周期服务、全过程管控,成立重大项目保障专班,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市区所三级联动,“一事一议”大力推进,全力做好资源要素保障。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源跟着项目走”,主动介入引导、指导项目做好选址,避免出现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现象,确保具备落地条件,及时开工建设;打造“线上”优于“线下”的不动产登记服务模式,做强“线上苏小登·常州畅e登”服务品牌,深化“同市同标”。针对行政服务各环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明察暗访,查摆问题,改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