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常州经开区农业农村工作局、财政局、局有关处室、局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切实抓好今年全市粮油生产、促进稳面积、增单产、提品质,结合常州的实际情况,经研究,我们制定了《常州市2025年粮油生产扶持政策清单》现印发给你们,请抓紧组织实施。
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常 州 市 财 政 局
2025年3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5年粮油生产扶持政策清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粮油生产工作要求,充分调动和保障种粮农民积极性,完成全年粮油生产目标任务,根据常州实情,结合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现制定常州市2025年粮油生产扶持政策清单。
一、实施粮油生产主体补贴补助
1.实施稻谷补贴。按照“谁种粮、谁受益”、“应享尽享、应补尽补”原则,补贴对象为稻谷实际生产者和实施水稻种植结构调整的实际经营者,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稳定稻谷产能。
2.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以及国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流转协议、村组机动地承包协议、国有农场等耕地承包协议中明确的补贴资金受益方为准,提高农民耕地地力保护意识。
3.实施油菜生产补助。落实省下达的油料生产目标,巩固2023、2024年油菜扩种成果,支持稳定油菜种植面积,集成推广高产高油多抗双低油菜品种和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打造高产典型,提高油菜生产关键技术应用和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
4. 实施水稻田生态补偿。落实水稻田生态补偿政策,补偿对象为当年度镇(街道)范围内单一主体机插水稻面积50亩及以上的实际种植者,稳定水稻种植面积。
二、支持提升粮油单产和品质
5.开展粮油高产优质片区建设。深入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支持部级粮油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省级粮油高产优质片区、市级粮食单产提升丰产方建设,充分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耕种管收各环节增产潜力,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带动大面积提升单产、品质和效益。
6.支持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支持从事粮油规模生产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组织方式、集成种植模式、落实关键技术和措施,促进规模种植主体粮油单产水平持续提高,培育一批粮油规模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
7.开展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强化有机肥料推广应用,不断改良培肥土壤,确保耕地有机质只增不减。多措并举、用养结合,继续支持金坛区开展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用地养地模式。
8.支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市)积极申报中央和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优选应用主体和服务主体,因地制宜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养殖场户、服务组织和种植主体紧密衔接、利益共享、成本共担的绿色种养循环发展模式,促进粪肥就近就地还田利用,进一步通畅生态循环链条。
9.支持粮油作物全产业链建设。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经营主体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等,建设一批粮油产业生产、加工基地,推动粮油产业全环节升级和全链条增值。
三、扶续提升粮油综合产能
10.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推进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建设,着力提升农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支持各地开展“先建后补”,探索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建设,积极打造一批设施配套、旱涝保收、绿色生态的高标准农田丰产方。健全完善受益主体全程参与、数量质量同步验收和工程长效管护机制。
11.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支持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金坛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深入实施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围绕种业发展实施《常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实施现代农业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支持农业研发实验室建设,提升常州种业创新能力。
12. 巩固提升粮油生产机械化装备。以江苏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项目为抓手,围绕粮油生产耕、种、收、田间管理、初加工、农田建设等环节,发展高效低损、智能化(信息化)、复式机械装备。溧阳、金坛要采取措施补齐产地收割机自给率不足这一短板。
四、加强粮油生产服务保障
13.支持建设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聚焦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点任务,以县为单位规划布局、完善功能定位、规范建设标准,高质量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实现农技服务和农事服务功能的合理配置,为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农技服务、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等农业综合服务。
14.加强粮油生产技术集成推广。逐步在粮油主产区布局一批技术推广基地,从品种、技术、模式、装备等方面进行技术集成、熟化推广、引导应用,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支持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涉农科研教学单位等,围绕优质粮油产业技术瓶颈,以及绿色低碳农业、智慧农业等关键环节领域,开展协同推广与集成引导。
15.加强粮油生产社会化服务。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功能互补、融合发展”的原则,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推动服务主体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打造一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知名品牌。组织引导社会化服务主体为小农户和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以生产托管为主、向全产业链延伸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任务,引导服务主体围绕粮油生产,重点面向小农户开展社会化服务。
16. 加强金融保险政策保障。支持粮食油料生产信贷投放,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落实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持续推广“苏农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等普惠金融产品,巩固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贷扩面行动。
17.实施粮油生产防灾减灾救灾补助。统筹市以上农业救灾资金,落实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任务,支持重大农业自然灾害灾后恢复生产,对承担农业防灾减灾救灾任务以及符合条件的灾后恢复生产主体给予补助。落实“一喷三防”政策,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推进稻麦田草害综合治理,支持各地开展小麦赤霉病、稻瘟病等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应急防控工作。落实秋粮“一喷多促”政策,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生产主体在秋粮后期开展肥药、生长调节剂等喷防作业,促进生长发育、灌浆成熟、灾后恢复、产量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