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
《常州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办公室
2018年11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常州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2018-2025年)
2018年11月
目 录
前 言……………………………………………………………(5)
一、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进展和面临的形势……………………(5)
(一)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进展…………………………………(6)
(二)气象灾害防御面临的形势………………………………(8)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0)
二、气象灾害防御指导思想和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发展理念 ………………………………………………(11)
(三)规划目标 ………………………………………………(12)
三、主要气象灾害及风险区划 ………………………………(13)
(一)主要气象灾害及影响 …………………………………(13)
(二)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22)
四、气象灾害防御重点 ………………………………………(31)
(一)城市 ……………………………………………………(32)
(二)农村 ……………………………………………………(32)
(三)江河湖库 ………………………………………………(32)
(四)重要交通干线与输变电线路沿线 ……………………(33)
五、气象灾害防御的主要任务 ………………………………(34)
(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34)
(二)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36)
(三)提高气象灾害即时应对能力 …………………………(37)
(四)提升气象对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 ……………………(39)
六、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工程 …………………………………(40)
(一)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与信息共享系统工程 ……………(40)
(二)气象灾害智能预报与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工程 ………(42)
(三)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与气象应急服务保障工程 ………(44)
七、气象灾害防御的保障措施 ………………………………(45)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 …………………………(45)
(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45)
(三)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科技创新力度 ……………………(45)
(四)强化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建设 ……………………(46)
附图:常州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集 ………………………(47)
?
常州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前 言
常州市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同时气象灾害种类较多、出现频率较高、影响范围较广。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类灾害性天气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越来越重。每年台风、暴雨、暴雪、大风、高温、干旱、雷暴、强对流、低温冰冻、雾霾等气象灾害以及洪涝、城市积涝、农业病虫害等次生衍生灾害时有发生。
气象灾害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是事关全市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职能的重要体现,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编制《常州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进一步加强全市气象灾害的科学预测和预防,指导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实施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防御,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都具有重要意义。《规划》是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性和非工程性设施建设以及城乡规划、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也是全社会防灾减灾的科学指南。通过《规划》实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常州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并与《国家综合减灾规划》、《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等相衔接,规划期为2018-2025年。本《规划》由常州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
一、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进展和面临的形势
(一)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进展
在常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以人为本、关注公共安全和民生的防灾减灾理念日益坚定,科学防灾、综合减灾的防灾减灾思路日益强化,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灾害防御效益十分显著。
1.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逐步建立
市政府印发《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修订市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溧阳市、金坛区政府修订县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全市6个辖市(区)人民政府、60个乡镇(街道)、35个市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单位明确了气象灾害防御分管领导和联络员,全市983个村(社区)的1000余名气象信息员纳入常州基层信息员管理平台,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新格局。市气象局配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车,建成移动气象台,组建气象应急救援队伍,发挥市气象灾害防御办公室职能,及时动态更新气象灾害预警决策责任人,公布全市重点气象灾害防御单位名单。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不断增强,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及时启动台风、暴雨、高温、低温雨雪冰冻等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市应急、公安、民政、民防、气象和地震六部门合作建立全省首个多部门参与的防灾减灾合作新机制,共建设302个社区(村)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站;气象、民政联合开展社区(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全市共有33个社区(单位)通过了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
2. 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逐步增强
全市气象灾害自动监测站网布局进一步优化,建成由76个气象站点组成的间隔7.5千米的气象灾害自动监测站网,金坛区气象预警中心竣工投入使用,建成“风云三号”、“风云四号”卫星接收站,完成全市国家级气象站双套新型站、双套能见度和降水现象仪建设,建成4个特色农业小气候观测站、3个生态旅游气象站,建成气溶胶浓度和反应性气体监测系统。地面综合气象探测业务质量达到99.9%以上,新一代天气雷达各项业务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气象信息网络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气象资料传输网络带宽省-市由10M提升到20M,市-县由2M提升到100M,搭建了服务器虚拟化系统和相关监控保障系统。建成常州市乡镇精细化预报系统,开展智能网格预报业务,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及重大气象灾害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达88.6%,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达70%左右,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间平均提前20分钟以上,城镇气象预报可用时长5天。
3. 气象灾害预警发布能力逐步提高
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挂牌成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键式发布平台投入业务运行,接入民政、环保、农委、国土、地震、气象等政府主要预警发布单位的信息,畅通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市民防局与气象局建立全市人民防空警报融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机制。市政府印发《关于落实“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功能配置标准”的通知》,部署建立健全“乡镇-村-村民小组-户-人、街道-社区-居民小区-户-人、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机制、反馈机制和监督机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出色应对2016年梅汛期持续性强降水、2017年突破历史极值高温天气、2018年年初连续3次强降雪天气过程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进一步拓宽,申请开通“常州预警发布”微信服务号,公布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气象官方微博粉丝数、气象官方微信被关注人数持续增长,2017年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通过三大通信运营商全网发布,全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84%。
(二)气象灾害防御面临的形势
1. 气象灾害突发频发重发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新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灾害性天气突发频发重发,城乡气象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呈现出脆弱性、连锁性和高影响等特征。强台风、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涝、龙卷冰雹等强对流、持续性高温热浪、极端低温、特大雪灾和冰冻等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增大。受污染物排放、城市建设、汽车保有量增加等影响,大气气溶胶含量增加,雾霾、酸雨、光化学烟雾等事件也呈增多、增强趋势,气象灾害防御面临新的挑战。
2. “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新要求
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常州,对气象灾害防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如何科学防灾、依法防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程度地减轻防灾的经济成本和社会负担,成为气象灾害防御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气象灾害防御提出了新任务
近年来常州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大大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安全运行和人民安康福祉构成更加严重的威胁。气象灾害对农业、林业、水利、渔业、环境、能源、建设、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行业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重,国民经济关键行业以及城市安全气象灾害防御任务重、责任大。
4. 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为气象灾害防御带来新机遇
信息化及其相关的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飞速发展,为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应主动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加快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各个部门和单位间的密切合作,创新工作方式及流程,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有待提升
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有待提升,尤其是江湖水面气象监测存在盲区,天气现象自动观测能力明显不足,垂直观测系统需要加强建设,监测手段还需更加丰富,综合、立体、自动化的观测系统尚待进一步完善。
2. 气象灾害预警水平与灾害防御需要仍有差距
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水平还有待提高,突发气象灾害临近预警时效和精细化程度有限,气象衍生灾害预报预警能力不足,与气象灾害防御需要仍有差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需要完善。
3. 气象灾害信息发布能力有待提高
气象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气象灾害信息发布能力与国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及信息资源的整合不足。气象服务信息还未能完全覆盖全市部分偏远农村地区。
4. 气象灾害防御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
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对城乡规划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尚未开展。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有待完善。
5.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仍需进一步加强
气象防灾减灾公众科普宣传教育程度有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知识还比较欠缺,科普宣传中需要将专业的、深奥的气象知识具体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使之更易为普通百姓所接受。
二、气象灾害防御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稳定为主要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部门的联防作用,充分利用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抗灾,着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急处置工作,全面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常州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保障。
(二)发展理念
1. 以人为本,趋利避害
坚持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完善灾害防御与紧急救助机制,着力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探求减轻气象次生灾害的有效途径,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教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 预防为主,防抗结合
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实行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深入研究探索气象灾害发生的机理,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探索减轻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有效途径,加强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发挥各种防灾减灾工程的整体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3.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实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的防御措施,按轻重缓急推进区域防御,合理配置各种减灾资源,优先安排气象灾害防御基础性工程,加强重大气象灾害易发区的综合治理,做到近期与长期结合、局部与整体兼顾,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4. 依法防灾,科学应对
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划,完善防灾救灾方案,依法组织实施,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救援的应急管理组织体制,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依托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防灾减灾科学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高防灾减灾科技水平。
(三)规划目标
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和“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评估及信息发布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气象预警信息基本实现公众全覆盖,有效解决预警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建成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可靠的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系统,垂直观测、专业观测与新型探测设备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建立较为完善的“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系统,气候预测客观化和评估定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准确率达80%以上,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时间提前30分钟以上,全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88%以上。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显著提高,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明显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明显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明显降低。
三、主要气象灾害及风险区划
(一)主要气象灾害及影响
根据气象历史资料统计,常州市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台风、雷暴、冰雹、暴雪、大风、高温、低温、雾霾、干旱、连阴雨等11种。
1. 暴雨灾害
暴雨易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和崩塌,引起河水泛滥、决堤,造成城市内涝、积水等,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响。日降水量≥50mm即为暴雨日,日降水量≥100mm即为大暴雨日,常州市年均暴雨日数3.1天,年均大暴雨日数0.4天,暴雨主要出现在春、夏、秋三季,集中在6-9月,尤其6-7月的梅汛期暴雨极易造成洪涝、城市内涝灾害。历史上,1952年、1957年、1970年、1980年、1991年、1994年、1998年、2003年、2007年、2011年、2015年、2016年等年份常州均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例如,1991年梅汛期,常州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暴雨日达9天,其中有4天为大暴雨日,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共造成16人死亡,倒塌房屋1万余间,直接经济损失约12亿元。2015年、2016年分别受到梅汛期内几次持续强降水的影响,常州市连续2年受灾严重,其中2015年暴雨日8天,大暴雨日3天,强降雨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约31亿元;2016年暴雨日12天,大暴雨日2天,直接经济损失约33亿元。
2. 台风灾害
台风是指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生成的气旋性涡旋,台风登陆或近海移动时伴随大风、巨浪、暴雨、风暴潮等,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影响常州的台风主要集中在6-10月,其中7-9月是高峰期,平均每年约0.5个,最多的年份可达3个(1989年),多数持续影响时间1~3天。历史上,影响常州较严重的台风有7708号(宝佩)、9015号(埃布尔)、9219号(泰德)、9711号(温妮)、0108号(桃芝)、0509号(麦莎)、0515号(卡努)、0713(韦帕)、0716(罗莎)、0908号(莫拉克)、1210号(达维)、1211号(海葵)、1323号(菲特)、1614(莫兰蒂)等。例如,1997年8月18-20日常州市受11号台风和天文大潮共同影响,沿江出现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的高潮位,受灾范围达65个乡镇623个村,紧急转移人口207人,全市共倒房1358间,死亡1人,受伤5人,农作物受灾15943公顷,供电中断17条次,损坏江港洲堤防8.7公里,全市直接经济损失2772.25万元。2005年8月6-7日常州市受9号台风“麦莎”影响,全市出现6~8级的大风,傍晚到夜里出现9级大风,江湖水面阵风10级,常州国家基本站观测到的极大风速为21.3 m/s,“麦莎”所带来的大风暴雨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据统计全市受灾150576人,死亡2人,受伤94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亿元。
3. 冰雹灾害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时间也比较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并常常伴随着雷雨大风、强降水、急剧降温等天气现象,冰雹损害农作物、车辆、建筑物,甚至对人畜生命造成危害。常州冰雹灾害发生较少,年平均雹日仅0.2天,通常多发生在夏季,一旦发生危害较大。历史上,1953年、1957年、1968年、1969年、1970年、1973年、1983年、1999年、2009年、2015年等年份常州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冰雹灾害。例如,2009年6月4-5日,常州出现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冰雹直径23毫米,最大风速为17.9m/s(8级),受冰雹袭击,全市葡萄、西瓜受灾面积达476公顷。2015年4月28日20时前后我市自西北向东南出现冰雹、雷暴、短时强降水、8-9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单体直径达20毫米以上的大冰雹,受灾区域主要集中在武进区和金坛区,据统计受灾乡镇达20个,受灾人口39732人,因灾死亡1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75人,倒塌房屋15间,一般损坏房屋2187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8034.6公顷,其中农作物绝收面积1100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292万元,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6060万元。
4. 雷暴灾害
雷暴是伴有强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现象,易引发火灾,损害供电线路设备,甚至直接危害人畜生命,雷暴发生时往往伴随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常州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1.7天,多发生在夏季。近年来,随着防雷安全设施的普及,雷灾造成的损失有所减少。历史上,1956年、1964年、1971年、1994年、1998年、2000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11年常州都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雷暴灾害。例如,2006年7月4日,常州新北区受雷暴袭击,化工园区某公司的甲醇储罐遭雷击起火,直接经济损失约5万元。2008年4月8日,受江淮气旋影响,全市普降大雨,局部暴雨,并伴随7-8级大风和强雷暴,常州最大的青鱼养殖基地——洛阳镇杨程禹渔业专业合作社的百亩鱼塘遭到雷击,3万斤鲜鱼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0余万元。
5. 暴雪灾害
暴雪是强降雪天气现象,危害工农业生产,影响交通运输,日降雪量(融化成水)≥10mm即为暴雪。常州市年均降雪日数8.7天,年均结冰日数44.8天,暴雪灾害多发生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间。历史上,1977年、1980年、1984年、1993年、1994年、2008年、2011年、2016年、2018年等年份常州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暴雪灾害。例如,2008年1月25日夜间-29日常州出现连续降雪天气,累计雪量52.8毫米,最大积雪深度38厘米,创1952年有气象数据以来的历史记录,全市受灾人口35万人,转移安置人口607人,倒塌房屋、厂棚165间,损坏房屋479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472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6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7亿元,导致交通事故735起,死亡3人,伤53人。2018年1月24-28日常州出现连续降雪天气,累计雪量25.2毫米,最大积雪深度23厘米,全市共计231人受灾,损坏房屋17间,直接经济损失128.7万元,园艺作物设施大小棚受损6080亩、畜禽棚舍受损55000平方米、渔业大棚受损2000平米、农机机库和车间坍塌受损面积15300平方米,城市公交共计停运376条线路,停运班次共4586车次,长途客运累计停运3779班次。
6. 大风灾害
大风一般指8级(风速17.2-20.7m/s)及以上的风,大风影响江河水面交通运输,造成农作物倒伏,甚至损毁建筑物等。不同下垫面对大风灾害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影响,沿江、沿湖地区风灾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常州市大风灾害几乎每年均有发生,主要发生于春、夏二季,年平均大风日数4.4天。历史上,1960年、1976年、1992年、1994年、2000年、2009年、2017年等年份常州出现了严重的大风灾害。1994年5月11日和5月31日,常州武进区受大风影响,造成2人死亡,倒塌房屋755间,农作物受灾面积934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81万元。2000年3月27日傍晚,常州出现最大风力9级的大风,市区多处广告牌被刮倒,常州港口塔吊被刮出轨道,损坏物资6万多元,戚墅堰区一艘水泥船被撞沉没。2017年3月1-2日,受较强冷空气和地面气旋的共同影响,常州出现大风天气,常州观测站出现19.3m/s的西北大风,据统计本次大风受灾人口669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45公顷,严重损房2间,一般损房47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449.8万元。
7. 高温灾害
高温灾害危害农业生产,对户外工作人群也有较大影响。一般定义日最高气温≥35℃为高温日,≥38℃为危害高温日,≥40℃为极端高温日。常州高温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年均高温日数为12.4天,有气象记录以来仅1999年未出现高温天气,2013年高温日数最多,高达48天,持续高温日数达27天。全市极端最高气温为41.5℃,出现在2013年8月10日的溧阳,常州市区极端最高气温为40.6℃,出现在2017年7月23日。历史上,1953年、1964年、1966年、1967年、1978年、1990年、1994年、2013年、2016年、2017年等年份常州出现了严重的高温灾害。例如,2013年7月23日至8月18日,常州出现持续27天的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均超过40℃以上,8月10日溧阳最高气温达41.5℃,为1952年以来的历史极端最高值,持续高温日数异常偏长,刷新历史纪录,由于晴热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丘陵山区部分农田失水严重,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2017年7月11日出梅之后,常州气温异常偏高,连续18天出现35℃以上高温,连续高温天数仅次于2013年,位列历史第二,全市因高温中暑入院治疗人数共623人,累计死亡11人;全市农业受灾严重,茶树受灾面积约5万亩,蟹塘受灾面积约4.5万亩,水稻受灾面积10580亩,重灾面积4700亩,玉米、大豆、山芋等杂粮受灾面积10879亩,重灾面积3900亩。
8. 低温灾害
低温灾害主要包括冬季冻害和春秋季霜冻,易造成农作物冻伤。常州低温冻害几乎每年均有发生,主要发生在冬季,年平均日最低气温≤0℃的低温日数33.7天,全市极端最低气温低达-17.0℃,发生在1955年。霜冻灾害则主要发生于气温相对较高的秋季和春季,春霜冻危害明显重于秋霜冻。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冬季平均气温略有升高,低温冻害明显减少。历史上,1952年、1961年、1976年、1980年、1992年、1993年、1995年、2007年、2011年等年份常州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低温冻害。例如,1952年12月初,常州地区受寒流侵袭,全市农作物冻害死亡情况严重。1961年4月常州受晚霜侵袭,农作物受害约15万亩,其中减产60-70%的有3000余亩,减产30-40%的有4000余亩。1995年4月3日常州受强冷空气影响,气温明显下降,出现白霜,我市因低温引发农作物冻害,农作物受灾面积3691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3万元。
9. 雾霾灾害
雾、霾都是造成视程障碍的天气现象,对交通运输影响严重。不同的是,雾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造成的,属于自然天气现象;霾是由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造成的,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天气现象。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霾灾害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霾是严重的空气污染现象,对老人、孩童等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患有支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等人群影响较大。雾、霾均是冬季最多,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少,常州年均雾日28天,年均霾日11天。历史上,常州每年都有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发生。例如,2015年11月30日上午,常州全市出现能见度小于100米的浓雾天气,造成沪宁高速、沿江高速封路,圩塘汽渡、通沙汽渡停运,常州汽车站共停班149班。2016年4月2日,沪蓉高速常州段发生连环车祸,由于事发路段大雾弥漫,导致后方多辆汽车连环接踵相撞,事故受损车辆确认为51辆,其中大货车两辆,大客车3辆,事故共造成3死31伤。2013 年12月1-8日常州出现持续性严重霾灾害,连续8天空气质量达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其中5-8日日平均AQI指数均大于350,日平均能见度不足1.5公里。
10. 干旱灾害
旱灾严重危害农林业,可能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干旱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按季节分可分为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且有跨季的特点,如夏秋连旱、冬春连旱等。跨季连旱的危害最为显著,损失也最大。常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且沿江临湖,河网密布,发生干旱灾害概率较小。历史上,仅1958年、1959年、1992年、1994年、1997年、2005年等年份常州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干旱灾害。例如,1992年6月11日至8月10日,常州地区发生严重干旱,全市受旱面积达36.5万亩,受灾面积20.5万亩,绝收2.6万亩,溧阳多个乡镇共计5.4万人、7.1万头牲畜饮水发生困难。2005年1月5日至5月10日,常州地区遭遇严重干旱,受灾人口9.4万人,4.1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3200公顷,绝收面积35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750万元。
11. 连阴雨灾害
连阴雨是春、秋季常见的一种严重气象灾害,春季连阴雨,往往出现在水稻播种育秧时节,易造成大面积烂秧现象;秋季连阴雨如出现较早,会影响水稻等农作物的收成。常州春季连阴雨年平均2.8次,秋季连阴雨年平均2.1次。历史上,1958年、1977年、1980年、1981年、1983年、1984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6年、2006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等年份常州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连阴雨灾害。例如,2015年11月4-25日常州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期间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5成,降水量为常年的2.6倍,雨日异常偏多,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强的连阴雨过程,长时间阴雨寡照天气,严重影响秋收秋种进度,至11月25日秋收仅完成六成左右,同时部分在田水稻出现倒伏,霉变,腐烂等现象,影响了粒重和品质,小麦播种期推迟,小麦过晚播面积增加,苗情偏弱。2016年10月19-29日、11月17-23日出现了连续阴雨天气,从连阴雨天数来看,与2006年并列历史第3位,长时间的阴雨天气,造成水稻发生倒伏,穗发芽现象发生普遍,田间积水和渍害加重,影响水稻机械收割,严重延缓秋收秋种进度。
(二)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1. 暴雨灾害
暴雨灾害的风险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考虑暴雨日数、极端日最大降水量和暴雨灾情记录;孕灾环境敏感性考虑地形特征及水域分布;承灾体脆弱性考虑人口密度、农业种植面积等;防灾减灾能力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常州北临长江,南邻太湖,西接茅山、宜溧山脉,区域内水系密布,有滆湖、长荡湖等大型湖泊,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暴雨频发,因此大部分地区受暴雨引发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风险较大,在暴雨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应及时做好防洪排涝预防工作。
高风险区:(1)常州、金坛、溧阳市区。市区地形平缓、地势略低、河网密布,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承灾体脆弱性大,暴雨引发城市内涝风险高。(2)常州北部沿江地区、东南部太湖沿岸(雪堰镇等)、滆湖-长荡湖流域。这些地区为常州主要的水系分布区域,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发生概率较大,孕灾环境非常敏感,防汛压力很大。(3)金坛茅山山区、溧阳宜溧山区。山区发生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风险较大,孕灾环境比较敏感。
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常州、金坛、溧阳各大乡镇等地区。这些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度较大,地形平缓,暴雨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相对较大,暴雨灾害风险介于中等。
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农村等人口较为稀疏地区。农村人口较少,经济相对欠发达,且植被覆盖度高,孕灾环境不敏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最低。
2. 台风灾害
台风灾害的风险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考虑台风影响日数、台风灾情记录;孕灾环境敏感性主要考虑水域分布;承灾体脆弱性主要考虑人口密度;防灾减灾能力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常州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区,距海较近,几乎每年汛期都会受到台风或台风外围云系影响。台风可带来大风及暴雨灾害,既要考虑大风的风险性又要考虑暴雨的风险性。综合来看,台风对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影响较大。
高风险区:(1)常州、金坛、溧阳市区,市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承灾体脆弱性大,台风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2)常州北部沿江地区,台风带来的大风对长江航运影响极大,带来的暴雨又易引发溃坝、决堤等风险,孕灾环境非常敏感。
中风险区:(1)滆湖、长荡湖、天目湖及常州东南部太湖沿岸等湖区,台风带来的大风对湖区的捕捞作业影响很大,带来的暴雨易引发湖水泛滥等问题,孕灾环境较为敏感。(2)各大乡镇,这些地区经济相对较发达,人口密度较大,承灾体脆弱性较大,台风造成的风雨影响也较大。
低风险区:主要是农村、林地、山地等,这些地区人口密度较小,台风造成的影响也较小。
3. 冰雹灾害
冰雹灾害的风险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考虑冰雹日数、冰雹灾情记录;承灾体脆弱性主要考虑人口密度、农业种植面积等;防灾减灾能力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常州地区受到冰雹灾害影响的程度总体较低,历史上发生冰雹灾害的次数也较少。
高风险区:主要是常州、金坛、溧阳市区,市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承灾体脆弱性大,冰雹对交通、通讯、电力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等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中风险区:主要是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种植面积大,冰雹对农作物危害较大,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农业损失,承灾体脆弱性同样很大。
低风险区:主要是山地、林地等,这些地区人口稀疏,农作物种植较少,冰雹影响较小。
4. 雷暴灾害
雷暴灾害的风险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考虑雷暴日数、雷暴灾情记录;承灾体脆弱性考虑人口密度及建筑物分布特征;防灾减灾能力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常州工业发达,化工企业众多,发生雷暴时极易引发较严重的雷电灾害,及火灾等次生灾害。因此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尽量避免或减轻工业场所的雷电灾害,是防雷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风险区:主要是常州新北工业园区,尤其是滨江工业园区。本区多加工企业、化工厂等,易燃易爆场所、物资仓储、通信设施、电力设施等规模较大,承灾体脆弱性大,且历史上发生雷暴灾情次数最多,灾害损失最大。
中风险区:主要是常州、金坛、溧阳市区,市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承灾体脆弱性较大,雷暴对通讯、电力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等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低风险区:主要是广大农村、林地、山地等地区,这些地区人口稀疏,雷暴致灾风险较小。
5. 暴雪灾害
暴雪灾害的风险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考虑暴雪日数、日最大降雪量、暴雪灾情记录;承灾体脆弱性主要考虑人口密度、农业种植面积等;防灾减灾能力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常州经济发达,交通网络密布,农业种植广泛,暴雪对城市、农村等均会造成严重影响。
高风险区:主要是常州、金坛、溧阳市区,市区人口密度大,道路交通网络密布,暴雪导致的积雪及道路结冰严重危害交通运输,对人民群众的出行影响极大,承灾体脆弱性很大。
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全市农业种植面积大,降雪对主要农作物危害极大,承灾体脆弱性大,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农业损失。
低风险区:主要是山地、林地等地区,这些地区人口稀疏,农作物种植较少,降雪影响较小。
6. 大风灾害
大风灾害的风险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考虑大风日数、极大风速和大风灾情记录;孕灾环境敏感性考虑地形、地表粗糙度等因素;防灾减灾能力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常州地形较为平坦,北临长江,南邻太湖,区域内水系密布,有滆湖、长荡湖、天目湖等湖泊,易发生大风灾害。由于下垫面粗糙度小,江湖水面风力往往较陆上更大,大风主要对水上运输,水上施工和捕捞等作业影响较大,因此沿江、沿湖地区在大风灾害来临前应重点做好防风工作。大风对城市也可能造成灾害,对通讯、电力等设施破坏性较大,可能吹落建筑物上悬挂物体如广告牌等,易砸伤行人。
高风险区:常州北部沿江地区、东南部沿太湖地区、南部滆湖湖区,大风对长江航运,长江、太湖、滆湖捕捞作业等都有很大影响,孕灾环境极为敏感。
中风险区:(1)金坛长荡湖、溧阳天目湖湖区,以上湖区面积相对较小,大风灾害出现概率相对较小。(2)常州、金坛、溧阳市区,大风对通讯、电力等设施破坏性较大,甚至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低风险区:其它乡镇、农村地区,这些地区距离长江、湖泊等较远,大风出现概率较小,同时由于人口密度较小,故大风灾害风险性也较小。
7. 高温灾害
高温灾害的风险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考虑高温日数、极端最高气温、高温灾情记录;承灾体脆弱性主要考虑农业种植面积、人口密度等;防灾减灾能力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常州极端高温及持续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高温对城市和农村危害均较大,易引发户外劳动人群及体弱人群中暑等疾病,并严重危害农业种植及水产养殖等行业。
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常州、金坛、溧阳部分乡镇、农村地区,高温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尤其对水产养殖业危害极大,常州较多水产养殖基地,常有高温引发水产大规模死亡的事件发生,承灾体脆弱性很大,高温灾害风险性大。
中风险区:分布在常州、金坛、溧阳广大农业种植区,市区等。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危害较大,易引发凋萎或枯死现象。高温对城市也有一定影响,由于热岛效应,城市更易出现极端高温,最高气温往往高于同时期郊区与农村地区,高温对城市居民,尤其是体弱人群危害较大。
低风险区:山地、林地等部分地区,这些地区人口稀疏,植被茂盛,农业种植较少,受高温影响相对较小。
8. 低温灾害
低温灾害的风险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考虑低温日数、极端最低气温、低温灾情记录;承灾体脆弱性主要考虑农业种植面积等;防灾减灾能力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农业生产对低温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低温持续时间越长,极端最低气温越低,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性越大。近年来,常州低温灾害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损失。
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常州、金坛、溧阳部分农业种植区。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尤其小麦、油菜、茶叶及部分瓜果蔬菜对低温较为敏感,低温造成的农业损失很大,承灾体脆弱性大。
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郊区、农村地区。
低风险区:主要是常州、金坛、溧阳市区。低温对现代化城市影响相对较小,主要会导致水管冻裂等一些轻微损失,承灾体脆弱性较小。
9. 雾霾灾害
雾霾灾害的风险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考虑雾霾日数、大雾灾情记录;承灾体脆弱性主要考虑人口密度、道路交通密度等;防灾减灾能力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大雾与霾是两种不同的气象灾害,大雾主要影响交通运输,霾主要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随着常州工业化的高速发展,霾现象越发严重,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频繁发生。
高风险区:主要是常州、金坛、溧阳市区。市区道路密布,交通运输繁忙,大雾造成交通事故发生概率较大;同时由于市区工业相对发达,汽车保有量较高,空气污染相对严重,霾发生的频率较高。综合来看,城市的承灾体脆弱性都较大。
中风险区:主要是各大乡镇地区。乡镇道路相对稀疏,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承灾体脆弱性较小。
低风险区:农村、林地、山地等其它地区。这些地区道路较少,车流量也较少,大雾造成交通事故概率很低,同时由于工业分布较少,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10. 干旱灾害
干旱灾害的风险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考虑连续干旱日数、干旱灾情记录;承灾体脆弱性主要考虑农业种植面积等;防灾减灾能力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常州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雨水充沛,加之沿江临湖,河网密布,发生干旱灾害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也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高风险区:主要是金坛、溧阳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农业种植分布广泛,尤其山地丘陵地带,农业灌溉较为不便,承灾体脆弱性大,发生干旱灾害损失较重。
中风险区:主要是常州、金坛、溧阳部分地区。城市人口密度大,如发生严重干旱,可能危及饮用水安全,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但常州全市经济发达,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高,供水保障体系完备,干旱灾害风险性较小。
低风险区:主要是常州南部滆湖湖区,临太湖地区,北部沿江地区等。这些地区距主要水体较近,取水方便,发生干旱风险极小。
11. 连阴雨灾害
连阴雨灾害的风险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要素综合考虑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考虑连阴雨日数、连阴雨灾情记录;承灾体脆弱性主要考虑农业种植面积等;防灾减灾能力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常州春秋两季连阴雨多发,发生连阴雨灾害的概率较大,连阴雨持续时间越长,对农业生产危害越大。
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常州、金坛、溧阳部分农业种植区。这些地区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种植广泛,承灾体脆弱性大,连阴雨造成灾情的风险很高。
中风险区:主要是广大农村地区。
低风险区:主要是常州、金坛、溧阳市区,连阴雨对城市的危害较小。
四、气象灾害防御重点
影响常州市的气象灾害种类较多、出现频率较高、影响范围较广,且气象灾害对各地区、各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根据交通、水利、农业等国民经济主要行业和城市、农村等对气象灾害的敏感程度,按照“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全面防御”的原则,对城市、农村、沿江、重要河湖流域、重要交通干线与输变电线沿线等区域,需要有针对性的部署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一)城市
常州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化进程快,截止2017年底,城镇化率已达到71.8%。暴雨、暴雪、台风、雾霾、雷电、冰雹等气象灾害对城市影响很大,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人员伤亡。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城市气象灾害防御问题日益突显。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整合社会公共资源,大力开展城市气象灾害精细化风险评估,为有关部门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以及研究制定相关基础设施防御标准提供依据,加强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灾能力建设,加强城市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及发布系统建设,增强早期预警、提前防范的能力。
(二)农村
常州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农业分布广泛。但农村公共设施、基础设施薄弱,承灾能力较差,农民的防灾避灾知识相对缺乏,因此农村是气象灾害的多发地区和防御的薄弱地区。暴雨、暴雪、干旱、高温、低温冻害、冰雹、连阴雨等气象灾害对农业、林业、养殖业及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严重影响。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强农民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三)江河湖库
常州北临长江,南邻太湖,区域内河网密布,有滆湖、长荡湖等大型湖泊,梅汛期易发生流域性洪涝,防汛压力较大。暴雨、局地突发强降水等对江河湖库及附近地区影响较大,大风严重威胁水上运输及捕捞作业,太湖蓝藻则是近年来呈显著严重态势的生态灾害之一。要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流域联防工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建设流域气象、水文监测网络,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建立洪涝、突发性强降水及台风等灾害的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预案,提高抗御暴雨和洪水的能力。
(四)重要交通干线与输变电线路沿线
常州经济发达,地处长三角地区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高速公路、铁路、航运水路密布。暴雨、暴雪、雾霾、大风、雷电、冰雹、台风等气象灾害对重要交通干线影响巨大。重要交通干线的气象灾害防御要进一步健全交通气象信息系统,完善交通高影响天气预警预报发布机制,实现与交通部门间的信息与资源共享,建立交通高影响天气的预警、应急与快速恢复管理机制。
常州工业基础雄厚,是长三角地区电力负荷中心之一,能源外部依赖程度高,而电力保障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行起到基础性支撑作用。大风、暴雨、暴雪、雷电、低温冷害、台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常引发输电线路故障,甚至造成电力基塔倒塌、线路中断等事故,而盛夏高温易引发用电负荷升高,严重影响电力供应和输变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输变电线路沿线的气象灾害防御要及时发布输电线沿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完善与电力部门间的信息与资源共享以及灾害协同防御。
五、气象灾害防御的主要任务
根据常州市气象灾害特点和防御重点,统筹制定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多观测手段有机结合、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质量可靠的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系统,共享气象灾害信息,发展精细化程度更高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进一步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及发布能力。
1. 提高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
优化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布局和观测要素布局,构建新一代立体观测网络。升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网,加密区域自动气象站,补充江湖水面气象观测站、大气垂直探测站、生态气象观测站等,布设高影响地区的实景监控系统,加强我市地基综合遥感垂直观测能力,完善气象卫星遥感在气象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着力解决水域与陆面不协调、高空与地面不协调、观测基础与预报服务需求不协调等问题。建立多部门共建共享机制,完善雷电、环境、交通等专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保障有力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不断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水平。
2. 完善气象灾害信息处理能力
优化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推进计算资源集中共享和精细化管理,整合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信息资源,省-市-县带宽实现百兆以上网状互联,利用卫星通信广播、4G通信等技术建设较为完备的气象应急通信系统,提升气象数据传输能力和质量。完善数据标准,规范资料传输、处理、应用。以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为关键支撑,构建新的气象信息化技术架构和建设模式,整合数据、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等三类核心资源,建立气象大数据在线集成与流通共享机制,实现集中的气象灾害数据存储、快速的数据处理和统一的数据发布,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保障。
3. 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以“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智慧型”为发展方向,建设气象灾害智能网格预报业务体系,实现站点预报向格点/站点、区域一体化预报转变,不同预报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向更加精细转变,形成时空尺度无缝衔接的精细化预报产品链。加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业务,大力发展基于影响的气象灾害预报、风险预警及评估业务,提升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能力。加强灾害性天气定量化、精细化预报技术研究,重点完善区域灾害性天气强度及落区预报技术和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技术,建立气象灾害实时监测、短临预警和中短期预报无缝衔接的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全序列无缝隙精细化预报产品链,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建立多部门联动的专业气象预警业务,搭建联合预警业务平台,提高专业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4. 强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完善气象灾害预警快速发布机制,优化发布流程,升级发布系统,提高发布效率。广泛利用社会媒体资源,拓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公众覆盖率,完善手机短信、广播电台、电视、互联网等主流发布手段的预警信息快速全网发布机制。建立预警信息重点服务对象库,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监督管理,规范社会媒体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传播,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科学整合和完善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广播、户外显示屏等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资源作用,确保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有效快捷,切实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能力,努力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全覆盖。
(二)提升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全面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开展重大工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重大气象灾害灾前、灾中、灾后评估工作;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1.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排查气象灾害防御隐患。充分发挥常州基层气象信息员作用,完善气象灾情上报和收集管理制度。建设气象灾害信息数据库,完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应用。开展气象灾害致灾机理和致灾临界值研究,建立不同灾种的、针对具体承灾对象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阈值。开展针对不同承灾对象的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2. 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
发展基于影响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建立基于承灾对象的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完善气象灾害的灾前、灾中、灾后评估制度,强化评估技术标准建设。强化城乡规划编制、重大工程、区域性经济开发、气候资源开发等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气候适宜性、气象灾害风险性和局地气候影响评估。
3. 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气象灾害影响评估
加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气象灾害发生和发展规律研究,发展针对行业的气象灾害影响评估业务。开展气候变化对交通、能源、资源、农业、粮食安全、生态环境等定量化影响评估,研究适应技术和应对措施。建立集气候变化监测、预测、影响评估、应对为一体的气候变化业务。
(三)提高气象灾害即时应对能力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工作机制,建立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1.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建立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各部门制定细化的内部应急预案,制定启动和终止规程。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统一指挥,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实行应急预案动态管理,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加强应急预案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建立应急预案实施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2. 完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机制
充分发挥常州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作用,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跨部门共享,进一步健全各部门协同联动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保障灾害应急救援物资供应。组织引导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气象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恢复重建等方面工作。
3. 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和现场服务保障系统建设,提升突发气象灾害精细化探测和现场服务能力。做好灾情及灾情趋势研判、应急避险、抗灾救灾等信息发布工作。加强应急救援装备、设施、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统筹管理,确保保障应急救援实施及时有效。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发展和壮大气象救灾志愿者队伍。
4. 提高基层气象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落实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传播功能配置标准,完善省、市、辖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确保辖市(区)有气象主管机构或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机构,乡镇(街道)有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村(社区)有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制度。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志愿者、社会媒体的积极作用,畅通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传播渠道,确保相关责任人及时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向责任区内的群众传递。
(四)提升气象对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
气象防灾减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发挥着基础性科技保障作用。
1. 提高生态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开展生态环境气象自动观测,建设结构优化、景观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气象观测站和重点江湖水面生态气象监测站。开展大气环境气象监测、预测、评估业务工作,提高雾霾预报、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提高应对突发大气污染事件的气象保障能力。
2. 提高生态安全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加强生态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防御。完善气象与环保部门间的会商机制,特别是在重污染气象条件下,及时联防联动,提供准确、及时的预报信息。建设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警服务共享平台,加强大气环境变化分析及雾霾形成机制及应对措施研究,加强太湖蓝藻水华影响评估研究,突出做好生态安全决策气象服务,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3.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加强气候变化事实评估,提高气候变化对农业、交通、能源、资源等行业的定量化评估能力;提升气候变化的应对决策服务能力。加强城乡规划、工程建设等气候可行性论证,降低规划和建设项目气象灾害风险和局地气候影响,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4. 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
围绕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要求,完善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业务系统、决策指挥系统和空域申报系统,完成人影作业网点标准化建设,建成标准化人影作业装备仓储、火箭弹临时储存库和人影作业点,建设人影作业效果客观评估系统。充分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为全市增雨抗旱、防雹、森林防火、改善空气质量、蓝藻防控等需求提供科学有效的人影保障。
六、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工程
围绕服务“强富美高”新常州建设需求,根据常州市气象灾害防御战略布局、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的总体要求,以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积极推进三项重点工程建设。
(一)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与信息共享系统工程
1. 地面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进一步优化气象灾害监测站网布局,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气象观测站,建设面向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小气候观测站,建设长江、太湖、滆湖和长荡湖等重点江湖水面气象监测网,改变江湖水面气象观测盲区的现状。加密区域气象站,建成全域间隔小于7千米、城区小于5千米的气象灾害自动监测站网。建设气象灾害高风险地区、重点部位户外实景监控系统,实现高清视频传输。建设酸雨自动观测网,组建由雨滴谱仪和雾滴谱仪结合的专项监测网,对雾物理结构、气溶胶与雾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
2. 垂直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建设3个闪电定位观测站,组网形成雷电监测站网,填补我市雷电自动观测方面的空白。完成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大修任务,实施双向偏振改造,对雷达产品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索,建设3个雷达估测降水量校准自动站,开展多探测手段相同要素的综合对比分析实验,进行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的误差分析和评估,为小尺度精细化预报提供数据支撑。建设3部激光雷达,对大气成分和气象要素等进行垂直方向的监测,了解其三维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环境气象预报和研究提供依据。布设3台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实时连续检测大气边界层和对流层的温度、湿度、液态水廓线和总量信息。
3. 网络优化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
优化市气象预警中心网络,实现业务专线省-市-县百兆互联改造,增加冗余备份线路。升级改造会商系统,建设云视频会议系统,构建开放多元的“云+网+端”应用模式。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高关键设备可控水平。建立安全等级保护、安全评测、风险评估等机制,强化数据中心等设施的安全保障,提高重要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应急能力。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气象信息化应用研究,做好技术储备。加快信息技术成果转化、产品研发及推广应用,提升气象信息化技术水平。扩充虚拟化“云资源池”,提高数据容灾能力,把灾后数据恢复时间控制在分钟级。
(二)气象灾害智能预报与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工程
1. 智能气象预报预警系统
依托省级业务系统和常州乡镇精细化预报业务平台,构建既具有气象要素预报,又包括灾害性、高影响天气的无缝隙精细化智慧型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加强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业务,建设灾害性天气智能呼叫系统,提升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能力。加强省市县预报业务一体化平台的应用,推进精细化预报业务体系建设,建立滚动制作、实时同步、协同一致的高时空分辨率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提高精细化预报水平。加强气候数据的业务应用,实现极端气候事件的实时智能提醒,提高极端天气的预测预警能力。
2. 城市安全气象保障系统
升级常州市气象服务信息网和政府决策气象服务平台,融入“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实现决策气象服务从预报预警向服务建议延伸。结合城市规划,在主要桥梁涵洞及易涝地区,建设城市积涝监测点,构建城市积涝预警决策平台,开展城市积涝监测、预报、预警服务,降低城市内涝发生风险。围绕产城融合发展战略,完善主要城乡道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交通要道的气象信息监测站点布局,建设交通气象综合监测平台,建设“一中心四片区”分区精细化预报服务系统和多媒体气象显示系统,建设供电保障预警服务平台。
3. 生态安全气象保障系统
围绕常州建设生态绿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战略,按照“三横、四纵、六核”生态布局,开展生态环境气象自动观测,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气象观测站。加强与园林、旅游等部门合作,在主要公园和旅游景区建设负氧离子监测站。加强与环保等部门合作,强化雾霾、太湖蓝藻等预报技术研究,建设空气质量预报和重污染天气预警服务共享平台。建设滆湖、太湖湾、茅山、天目湖等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景点影像监测网点,建设智慧旅游气象服务平台,实现绿色生态远程实景监控。在溧阳建设江苏常州生态旅游气象服务中心,打造新型生态旅游气象服务品牌。
4. 现代农业气象保障系统
紧贴常州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建设需求,运用物联网等新技术,开展大田(大棚)作物、果园、水产养殖等农业小气候观测,构建新型农业气象监测网络平台。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基于农业小气候监测、精细化预报产品、雷达监测、卫星遥感、农业灾情、作物生长状况、实景监控等多源信息,结合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的动态监测、预警与影响评估系统以及粮食作物产量动态预报系统的数据等,建成市县两级的智能化农业气象服务系统。
(三)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与气象应急服务保障工程
1. 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体系
制定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运行管理办法,实现预警信息的收集、监控、存储、发布等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切实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能力。依托市应急体系建设,探索解决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手机短信全网发布时效性差的问题,实现触发和管理不同区域用户的预警信息统一快速靶向发布,完善手机短信、广播电台、电视和互联网等主流发布手段的预警信息快速全网发布机制,科学整合和完善人员密集场所应急广播、户外显示屏、社区预警信息等发布手段,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资源作用,不断拓宽各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2. 气象应急服务保障系统
开展气象防灾救灾示范村(社区)建设,建成面向重点单位、基层一线气象防灾减灾责任人和气象信息员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全市危化企业、易燃易爆场所等防雷重点单位防雷安全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综合监管电子平台。配置县级移动气象应急车,建成市县联动的气象应急移动指挥系统。引进省、市、县三级空域申报系统、人影作业指挥平台,升级改造人影作业车和作业装备,完善人影作业网点,建成标准化人影作业装备仓储、火箭弹临时储存库和人影作业点。
七、气象灾害防御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组织领导
加强各级政府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发挥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指挥机构和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作用,协调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程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全市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评估制度,把气象灾害防御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保障体系。将基层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完善互联互通的灾害联动联防机制,明确年度防御方案及各部门工作。建立完善社会资源共用机制,建立与应急、民政、国土资源、交通、水利、农委、环保、安监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实现减灾资源的共建共享。
(三)加大气象灾害防御科技创新力度
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预测、影响评估、防御对策等科学技术和标准化研究,加快科技成果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应用。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及能源、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加强与省内外气象系统、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的合作,充分运用国家、地方和部门科技、人才政策,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强化气象灾害防御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防灾专业技术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制定专业人才量化指标,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培养、流动和评价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专家队伍建设;加强灾害管理队伍建设,开展不同层次的减灾专业教育,提高灾害管理人员水平;加强防灾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形成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骨干力量;加强基层防灾志愿者队伍和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壮大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力量。
常州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