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辖市、区统计局,常州经开区经发局,本局各部门:
《2022年常州统计工作要点》和《2022年常州市统计局(调查局)重点工作》经局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1.2022年常州统计工作要点
2.2022年常州市统计局(调查局)重点工作
(此页无正文)
常州市统计局
2022年3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2022年常州统计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70周年,做好统计工作,意义重大。常州统计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统计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聚焦“532”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统计基础强化提升年”活动,重点抓好“四提升”“四加强”八个方面工作任务,即业务水平、服务水平、法治监督水平、信息化水平有新提升,基层基础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机关作风建设、统计文化建设有新加强,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担当,为“强富美高”新常州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统计保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聚焦目标任务,提升统计业务水平
(一)做好常规统计调查。围绕全年目标精心组织农业、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社会、科技、能源等领域的各项常规统计调查,开展好各项重大专项调查和社情民意调查。扎实做好统计年定报工作,加强企业经济效益统计,全面反映企业成本、费用、负债等情况,为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提供坚实基础。研究制定利用部门数据比对的常态化、制度化机制,解决好“漏统”“少统”现象,确保应统尽统、真实全面。
(二)加强重点领域监测。围绕“532”发展战略,加快研究相关统计监测制度,丰富监测内容,开展监测评价,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认真组织数字经济统计监测试点,为全省建立监测制度提供经验成果;强化数字经济核算,准确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三新”经济统计监测,充分反映新动能成长和新引擎带动作用。贯彻落实省现代化进程监测工作,研究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及时、准确反映全市现代化建设进程。
(三)统筹开展普查核算。精心筹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八次投入产出调查,加强对五经普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普查试点,适时提请市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常州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巩固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成果,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进民营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等派生产业增加值核算办法,加快地方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等试点试编工作。
二、紧盯决策需求,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一)抓好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跟踪研究省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配合市考核办完善各项考核机制。加强各地各部门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严格落实评价办法和统计制度。强化预警预测,定期开展对标找差,分析薄弱环节和短板,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二)加强信息分析课题研究。围绕全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分析研判走势特点,科学评价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深入调查研究,梳理问题困难,形成专题分析。围绕“万亿GDP”支撑,注重内在逻辑和外部匹配,做到未雨绸缪、把握趋势。围绕数据资源,提升分析深度,开展课题研究,打造分析精品。
(三)拓展统计服务内涵方式。积极谋划重要会议活动,制作统计宣传手册、画册、展板,利用公众号、微视频、报刊等媒介,发出统计声音,展示统计形象,提升统计影响力。推动更多数据稳妥发布,做好数据解读和预期引导,持续推动微观数据开发开放。扎实开展好第十三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
三、发挥监督职能,提升统计法治监督水平
(一)全面贯彻落实《监督意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将学习贯彻《监督意见》覆盖各级统计机构和全体统计人员。制定贯彻落实措施,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抓好任务落实。适时起草我市实施方案,报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研究制定统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具体举措,加强统计监督结果运用。
(二)着力提升统计督察效能。积极做好省对常州开展统计督察各项准备工作,抓好统计督察意见反馈和督察发现问题整改落实。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和市有关部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强化与纪检监察、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等建立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工作长效机制,严守统计“红线”,坚决遏制“数字上的腐败”。
(三)持续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做好国家、省“双随机”执法检查、统计信用红名单企业认定等工作,加强重大统计违纪违法案件通报曝光。强化执法检查与统计规范化工作、条线考核督查等紧密结合,加强专业处室配合,与辖市(区)联动,深入排查统计领域风险点,梳理各类隐患,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和降低风险,提高统计工作的安全水平。
四、注重科技引领,提升统计信息化水平
(一)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持续完善“统计新干线”综合管理平台,进一步增强数据多维分析和可视化功能。适时向辖市(区)推广OA办公系统,有效提升统计系统工作质效和服务水平。关注、掌握、研究统计信息化建设新动向,紧密结合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争取统计信息化建设有新的突破。
(二)加快大数据统计应用。拓展大数据应用领域和深度,促进区块链、云技术在统计数据生产、汇总、管理、分析、共享、应用、查询、发布等环节作用,落实好主体、用户、数据、技术,深化大数据与大型普查、工业、农业、贸外、人口、服务业等统计业务深度融合,用大数据为统计工作减压赋能、提质增效。
(三)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强化统计信息化组织管理和技术保障体系,做好统计安全保密工作。定期排查重要信息系统、网站定级备案和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结合重大活动保障,联合安防公司开展技术检测,对统计新干线平台、单位门户网站等重要信息系统进行监测,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五、瞄准薄弱环节,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一)夯实统计基层基础。着力解决镇(街道)机构改革后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的突出矛盾,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选用辅助调查员、购买统计服务等方式增强基层统计力量。建立健全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有序推进新一轮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加强基层统计业务培训,提升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主动向兄弟城市学习,获取先进做法和经验,同时鼓励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力求在制度、机制方面有所突破。
(二)强化部门工作合力。持续推进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主动加强对部门统计工作的服务,为部门制定统计标准、建立统计制度、改进调查方法提供专业指导。推动实施基本单位名录库动态维护更新机制,健全部门信息共享协商机制,与税务、金融、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数据交换机制,增强部门统计工作合力。
(三)创新统计体制机制。拓展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成果,建立健全对辖市(区)主要统计数据的审核评估和发布管理机制,修订完善全市统计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统计质量管理,规范统计业务流程。强化对各地统计机构业务领导、班子协管,推动落实领导干部统计造假“一票否决制”。
六、坚持标准引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树强政治导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强化政治部门属性,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突出政治标准,既明确正向标准,也标定反向底线,进一步增强政治标准的刚性约束,体现公平公正。
(二)树好用人导向。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勇担当、能吃苦、善作为的优秀年轻干部。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实现干部队伍梯次配备、结构优化。加强干部培养使用,在普查调查、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统计督察等重大任务中发现培养干部,注重通过轮岗交流、上挂下派、定点帮扶等方式锻炼干部。
(三)树立实干导向。突出实干实绩导向,探索研究和制定试行干部积分制管理评分标准,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激励制度,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用活用足“三项机制”,真正让优秀者优先、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不断巩固“靠干部成就事业、用事业造就队伍”的良好局面。
七、突出务实高效,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一)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规范公务接待、公务外出活动,持续整治违反财经纪律、违规发放津补贴等易发多发问题。全力整治形式主义,加大基层减负力度,守住精文简会的硬杠杠。有效压减一般性支出,着力强化预算硬约束,加强审计监督,提高预算绩效。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建立健全警示教育长效机制,推进以案促改走深走实。
(二)积极倡导优良学风。鼓励统计系统干部职工加强学习,拓展学习经济、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提升分析研究、文字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积极参加学术科研活动、读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注重培养独立思考、逻辑分析等自学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机关学习氛围。
(三)大力狠抓工作落实。健全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党建、人事、财务、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和管运转,惩处“乱作为”,问责“不作为”,激励真抓实干。发扬“钉钉子”精神,按照项目化要求,推动各项重点工作、重点事项细化实化、责任到人,强化督查考核,确保各项部署落实到位、行动见效。
八、着力培根铸魂,加强统计文化建设
(一)常态化推行“微课堂”。以“建设学习型机关、培养学习型干部”为主旨,通过开展“龙城统计微课堂”活动,以讲促学、重在提高、推动工作,提高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形成常态学习机制,打造一支适应统计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统计队伍。
(二)实时化开展机关活动。积极打造统计文化品牌,用好道德讲堂等平台载体,发挥好工会、党支部作用,多形式开展工会拓展活动,增强全局机关干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比赛,展示统计人顽强拼搏、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倡导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展现统计人良好形象。
(三)长效化建设服务品牌。深化服务品牌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常州统计数海先锋”服务品牌为抓手,拓展服务内容、灵活服务形式,进一步发挥机关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功能,让服务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日益成为全体统计人员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
附件2
2022年常州市统计局(调查局)重点工作
序号
|
工作名称
|
工作目标与标准
|
主要内容
|
牵头领导
|
牵头部门
|
配合部门
|
1
|
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巩固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成果,推进核算改革,完善派生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
1.根据国家局和省局精神,进一步完善全市GDP统一核算方法。
2.跟踪监测GDP统一核算基础指标情况,加强分析预测预警工作。
3.进一步发挥核算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部门数据共享和比对,持续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4.根据国家局和省局最新精神,改进和完善全市民营经济、“三新”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等派生产业增加值核算办法。
5.探索和研究地方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核算改革内容,开展试点试编工作。
6.做好投入产出调查与普查融合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
7.控制基础数据质量,做好分地区培训和工作指导。
|
顾海峰
|
核算处
|
相关处室
|
2
|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筹备工作
|
按照上级普查部门要求,全面展开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相关筹备工作,为明年五经普的正式开展做好人、财、物和相关技术准备
|
1.加强五经普筹备工作组织机构建设,组织成立市五经普筹备工作组。
2.制定五经普筹备工作计划,按国家、省普查机构要求,每季度上报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3.按照国家、省五经普筹备工作相关文件精神,科学编制常州市五经普预算。
4.深入开展五经普相关业务难点、痛点、堵点的调查研究,形成相关研究材料。
5.配合开展投入产出调查的单位选取工作,研究与五经普共同开展的问题和难点。
6.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五经普相关专项试点工作,为五经普业务工作正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
杨敏
|
普查处
|
相关处室
|
3
|
贯彻落实
《监督意见》
|
逐步构建系统完整、协同高效、约束有力的统计监督体系,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
1.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报告党委政府领导,组织各级传达学习。
2.结合基层调研,广泛征集意见,上报贯彻建议,研究落实方案。
3.明确职责分工,抓好贯彻落实,运用实践检验,不断完善措施。
4.加强部门联动,推动信息共享,科学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
5.加强各类监督部门业务沟通,推动建立统计监督协同配合机制。
|
周德军
|
执法处
|
相关处室
|
4
|
接受省级
统计督察
|
顺利通过统计督察,积极开展问题整改,不断提高依法统计、依法治统能力
|
1.梳理省统计督察准备事项,开展迎检工作培训。
2.整理统计法治和执法监督工作文件、台账资料及案件卷宗,接受检查。
3.按督察组要求,做好督察协调工作,为市政府迎接统计督察提供有关意见和建议。
4.全力配合党委政府做好统计督察期间接待、会务、文稿起草等相关工作。
5.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统计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落实。
|
周德军
|
执法处
|
办公室
相关处室
|
5
|
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监测
|
进一步深入研究高质量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现代化监测体系,不断完善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部门联系,强化专业联动,主动对标找差,提升监测预警服务能力
|
1.强化与省局和市各责任部门监测工作对接,密切跟踪省高质量发展考核情况,配合市考核办认真做好2021年度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工作,根据考核结果开展对标找差,分析薄弱环节和短板,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供领导和部门决策参考。
2.主动紧盯2022年全省高质量考核办法的修订,关注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修订过程,及时了解、掌握、反馈关键信息,做好上情下达,积极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3.配合市考核办修订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衔接的《2022年度辖市(区)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辖市(区)业务培训。
4.组织开展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监测工作,加强对指标责任部门业务指导,及时收集相关指标运行情况,剖析问题短板,提出意见建议,撰写监测报告。
|
陈邦辉
|
综合处
|
相关处室
|
6
|
数字经济统计监测试点
|
结合实际,开展数字经济统计监测试点,核算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
1.根据国家局和省局精神,组织开展数字经济统计监测试点,重点围绕“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制度构建”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相应试点成果。
2.根据省局方案,完善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试算全市数据。
3.加强与发改、工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特别是加强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相关企业的调研指导,提升企业数据质量。
4.开展课题研究,形成有价值的成果报告。
|
顾海峰
|
核算处
|
相关处室
|
7
|
建立“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
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服务“532”发展战略,建立专项统计监测体系,及时、准确监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十大产业链、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八大高成长性产业链、“专精特新”企业及其他新兴产业工业经济发展状况
|
1.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有效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协同推进各环节工作。
2.联合各责任部门,共同研究梳理确定各新兴产业调查监测对象,并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强化业务培训指导。
3.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各新兴产业统计监测体系,制定调查方案,组织实施调查,收集、整理和汇总各产业统计数据,及时开展数据比对、测算和分析。
4.开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调研,加强调查分析,为各级领导、各主管部门了解相关产业发展现状提供参考。
|
杨敏
|
工业处
|
普查处
|
8
|
探索建立服务业“部门+板块+企业”集成联动监测服务机制
|
创新统计与部门、板块、企业的联动协调机制,优化服务业统计调查方法与生产方式,提升服务业监测水平和服务成效
|
1.探索与市发改、市场监管、辖市(区)统计和重点服务业企业建立集成联动监测服务工作机制。一月一行业,一期一热点,统筹开展监测调研。
2.采用重点企业现场走访、特色行业集中座谈、快速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重点服务业企业运行趋势,切实加强对跨境电商、智慧物流、两业融合、文体旅游等行业热点的跟踪监测。
3.充分运用部门行业管理资源,深入基层企业一线,掌握服务业行业发展的第一手鲜活资料,及时汇总解读新兴产业发展数据,开展经济趋势发展研究。
|
顾海峰
|
服务业处
|
|
9
|
碳达峰水平考核指标监测
|
按照《江苏省碳达峰水平专项考核实施方案》做好能耗双控、减煤、碳排放强度等考核指标监测,做好预警预测分析
|
1.深入学习领会相关理论政策,研究国家、省碳排放测算方案,积极与职能部门沟通、深入企业调研摸排我市碳排放总体情况,主动对标国家新政策、新标准,提前谋划,为科学合理测算我市碳排放数据做好知识储备。
2.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报表制度,做好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销售月度统计工作,加强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管控,确保能源统计源头数据准确。
3.以能源消费统计为抓手,进一步完善能耗核算方法,按季度做好全市能源消费核算工作,加强与发改、工信、生态环境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做好预警预测分析,配合做好能耗“双控”、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减污降碳、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
4.加强基层业务培训,提升基层能源统计工作队伍业务能力。
|
杨敏
|
能源处
|
|
10
|
深化投资领域
统计大数据应用
|
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数据质量为核心,研究拓展部门行政记录、专业历史数据等大数据在投资领域统计调查中的应用,不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提升统计数据质量
|
1.参照省局投资领域大数据应用工作方案,结合市局现有平台技术优势和统计业务工作现状,重点围绕部门数据共联共享、历史数据比对分析、统计数据跨专业审核等方面开展工作。
2.利用部门数据,按月比对部门项目申报平台和项目统一在线审批平台资料,掌握待开工项目情况和备案项目开工信息,找出疑似遗漏项目和重复项目;按月比对住建商品房备案信息,重点对新开楼盘入库和商品房销售面积数据查遗补漏;不定期比对部门省级和市级重大项目进展信息,结合现场核查等手段,提高重大项目统计的准确性。
3.分别围绕投资、房地产、建筑业三大专业需求,整合利用现有入库项目(投资及房地产)网络申报平台、数据落地分析汇总平台、部门统计资料交换平台、新干线数据管理平台资源,抓住数据和凭证“报前、报中、报后”关键节点,实行多层次跨专业审核机制;分析挖掘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和数据上报空间,降低国家平台必要性审核控制对统计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镇、县、市三级联动,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研究探索利用历史数据,跨专业关联重大投资项目对应法人单位的投资额、收入、利润等指标,建立从项目入库到投产全流程的数据监测链,找出规上工业企业中符合投资特征但没有投资项目的企业,分析项目实施对新增规上企业的支撑及产生效益的影响等。
|
吴小燕
|
投资处
|
数管处
工业处
|
11
|
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监测
|
针对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计监测和核算工作,探索开展建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监测,全面反映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
1.与有关部门、辖市(区)共同研究开展农业及相关产业单位的认定调查工作,建立全市的一二三产单位动态名录库。
2.研究制定重点行业的核算方法,开展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初步核算工作,加强调研和统计分析,完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课题。
3.立足地方党委政府对于乡村振兴数据需求,结合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平台试点工作,完善平台指标体系、优化操作流程,进一步夯实基层农村统计基础,严控源头数据,提升数据质量。
|
陈邦辉
|
农村处
|
相关处室
|
12
|
反映社情民意
打造民调精品
|
围绕服务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民生热点问题,开展相应的社情民意调查,用客观准确的调查数据为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辅助依据
|
1.根据市考核工作委员会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开展辖市(区)高质量发展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
2.开展常州市民新年愿望民意调查,了解全市市民对工作生活的新愿望和对市委、市政府的新期待新要求。
3.针对春节后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开工、用工、生产经营现状以及资金需求等情况,开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新年开工情况调查。
4.为进一步提高统计调查质量,主动服务专业处室,开展诸如抽样调查单位数据质量电话回访等。
5.积极拓展民调业务范围,主动对接服务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诸如促进消费政策实施情况调查、污染防治等群众满意度调查。
|
钱同春
|
民调中心
|
相关处室
|
13
|
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
|
拓展“统计新干线”功能,完成国产化平台全面上线,开展信创项目终验和统计专网改造,全力保障各类平台正常运行
|
1.完成国产服务器硬件配置升级,争取3月底前通过信创项目终验。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压力测试,模拟2023年五经普大容量数据导入和多用户操作,确保国产服务器能正常运行。
2.开展新干线平台和国产化终端操作系统培训。
3.开展统计专网改造,加强与中国电信和大数据管理局沟通对接,统计专网由租用电信网络统一改为电子政务外网。
|
杨 敏
|
数管处
|
相关处室
|
14
|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以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工作方针政策,着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
1.抓学习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适时举办统计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同时以“龙城统计微课堂”为抓手,依托“学习强国”“常州在线学习”等各类网上学习平台,不断加强全局干部职工的理论和业务学习。
2.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规定》等规定,做好选人用人、轮岗交流、培养锻炼等工作。
3.突出实干实绩导向,探索研究和制定试行积分制管理,进一步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4.健全规章制度,修订完善人事管理方面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完善工作标准,明确工作流程,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5.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机关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机关文化生活,浓厚干部队伍团结向上氛围。
|
吴煜
周德军
|
组织人事处
|
各处室
党总支
各支部
工会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