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关于常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 引 号:014109445/2024-00019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行动计划/方案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市发改委
生成日期:2024-01-23 公开日期:2024-01-23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常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关于常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16日在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常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新能源之都和“两湖”创新区建设,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绝大部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期实现,经济总量提前两年迈上1万亿元台阶,成为全省第5座GDP万亿之城,中国式现代化在常州取得诸多标志性成果。

(一)主要预期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0.3亿元,同比增长7.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左右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4%左右

——实现进出口总额3184亿元

——实际使用外资20亿美元以上

——新增城镇就业超11.47万人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000元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0.5%

生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下降率、主要污染物减排、单位GDP能耗降幅、单位GDP碳排放量降幅和大气、水环境质量等指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虽然受到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全球贸易增长放缓等影响,我市外资外贸等关联性指标出现一定程度下行,但仍处在合理区间,质量持续提升。总的来看,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生产平稳、内需改善、质效提升、信心回暖的特征,大多数经济社会指标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等指标均好于预期。过去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多措并举稳预期、扩需求,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揽子政策。着力扩大有效投入,推行“拿地即开工”“开工即送电”“竣备即发证”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新增入库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2个,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项目46个,154个项目争取专项债额度294.8亿元,睿恩高倍率电芯一期、长海二基地等重大项目加速落地;3个项目列入省级REITs储备库,其中常州新运产业园项目已请国家发改委开展前期辅导。着力推动消费回补,举办“2023水韵江苏·这里夜最美”璀璨夏夜、2023文化和旅游夜间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常州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出台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超120亿元。探索数字人民币商贸领域场景应用,全年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800万元。着力稳定外资外贸,举办科技经贸洽谈会、“对话德国”合作交流大会,80多位跨国公司CEO到访常州,新增落地6支QFLP基金。“新三样”产品出口占全省份额15.4%,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09%,投资设立海外仓56个。

二是聚力聚焦抢风口、增动能,产业发展加速跃升。加快构建以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为支撑的“1028”产业体系发展格局。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和质量强市三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新能源之都”蓬勃起势,成功举办2023世界新能源博览会,新能源产业融合集群入选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试点,新增理想汽车高压纯电关键零部件、时创硅片循环利用及半片电池产业化超百亿元项目2个,入库税收亿元的105家企业中,32家为新能源领域企业;新能源产业产值超7600亿元,整车产量近68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41.4%。传统产业焕新升级,入选工信部区域(城市)产业名片第二批试点城市。达实久信等4家企业获得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称号,智云天工获得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共享制造类)称号,数量全省第一。以全省唯一“危污乱散低”出清资源配置改革试点为契机,整治提升企业4350家,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3万亩。纵深开展“十百千”工程,深入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累计为超62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免费诊断,省级智能工厂累计达27家,世界级“灯塔工厂”、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5G工厂均实现零的突破,入选中国智能制造城市二十强。

三是靶向发力谋创新、求突破,改革活力持续彰显。全力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载体阵地有效夯实,中创新航、格力博成功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总量达16家。光伏科技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挂牌,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正式落户。企业活力持续激发,招引科技型中小企业91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6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4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7家。装备制造高端化持续推进,新增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7项。实施企业股改上市“龙腾行动”计划,新增上市企业8家,累计达96家。人才资源加速集聚,高频举办“名城名校合作行·创新创业赢未来”等活动,“生活居住双资助”“青春留常”等政策兑付3亿元,累计建成投用人才公寓11.77万套,引进各类人才超12万名,落户“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495个;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380人,连续10年居全省第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上线营商环境4.0版,推出重点任务100项、创新举措19项。全新上线常州“政企通”服务平台,建成企业数字档案库,人才奖补等96个政策事项实现“非申即享”。

四是统筹协调提能级、优品质,城乡环境不断优化。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1+3”重点功能区等战略要求,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形态、环境面貌、功能品质。常州经开区、溧阳高新区分别位列全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第1、第3位。提升枢纽能级,常泰长江大桥、腾龙大道、常州奔牛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地铁5号线、中吴大道西延、G312、S232快速路工程顺利开工。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金坛、武进迈入高铁时代。组建运行市级物流产业集团,全市海铁联运量保持全省第一。建设和美乡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改扩建农村公厕77座,新增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1个,金坛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创建名单。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4.48万亩,水稻单产实现全省“十三连冠”。守牢绿水青山,深入实施太湖综合治理“1+8”行动,大力推进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实施生态源保护、城乡公园绿地等工程61项,累计增核5415亩、扩绿1135亩、连网18公里。新建口袋公园29个,全市林木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提升到26.9%和44.6%。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改善率排名连续两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长江常州段水质连续6年稳定保持Ⅱ类,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超额完成省定目标。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优良城市。

五是用心用情办实事、惠民生,共同富裕稳步推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人民至上,全面打响“六个常有”民生名片。持续兜牢民生底线,全市失业人员再就业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万人,扶持创业1.4万人。居民低保标准调整到每人每月1020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182.66万人,积极推进普惠养老集中签约,为15.8万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医保服务站全覆盖,“先看病,后付费”信用就医入选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新增省级普惠托育机构13家,入选省首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培育城市。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98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64部。提升文化综合实力,成功举办“锡剧发展大会”“2023常州文艺精品展演季”“常州首届大运河文旅戏剧周”等文化艺术活动,电影《觅渡》获第19届中美国际电影节“金天使奖”和第36届金鸡奖最佳音乐奖,华罗庚纪念馆获评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青果巷创成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深化军地双拥共建,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面深化“1+29”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推进84项公共安全重点任务,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8.6%和11.1%。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创成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二)市级政府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常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强化协调推进,强化审批服务,强化对上争取,加快组织项目实施,认真执行年度计划。1~12月,61个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82.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7%,有20个项目竣工投运。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完成情况。交通建设计划实施项目19个,1~12月完成投资15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6.5%。沪宁沿江高铁建成通车,常泰长江大桥、腾龙大道智慧快速路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

2.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实施项目10个,1~12月完成投资6.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9.8%,惠家塘泵站进水管网完善工程、德胜河外江段河道整治工程、澡港河圩塘段护岸工程等项目完工,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3.民生社会事业建设投资计划完成情况。民生社会事业建设计划实施项目32个,1~12月完成投资22.6亿元,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市二院阳湖院区二期、市儿童医院新院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大楼、市委巡察保障中心业务用房改造工程等项目竣工,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延陵院区综合楼新建工程、常州开放大学(劳动西路)改扩建工程等项目顺利推进。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计划安排

2024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常州万亿之城再出发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从国际看,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周期性和结构性变化,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处于相对疲弱的水平。高利率环境或将持续,全球流动性依然持续收紧,对经济复苏的抑制作用仍然较强,地缘冲突和政党选举也将增添诸多不确定性。从国内看,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经济发展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动力优势等仍然突出,但社会预期偏弱、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依旧存在。同时,海外市场持续收缩、房地产和政府债务压力等需要密切关注。从我市看,进入万亿之城后,全市上下信心满满、斗志昂扬,“532”发展战略将持续引领我市高质量发展。同时,新能源产业投资热度蝉联全国第一,“发储送用网”全链条闭环全国唯一,将持续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基于以上形势分析,我们提出2024年的主要工作思路是:以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处理好质升与量增的关系,更多关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先立与后破的关系,在新旧动能转化之间实现平滑过渡;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紧贴微观主体所思所想,助力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增强企业投资动能;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紧扣“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深入实施“532”发展战略,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担当,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

立足新坐标、对照新要求,按照“在发展目标上再攀高、在补齐短板上再发力、在放大优势上再提升”的总体思路,2024年安排36个预期指标(见附件),其中: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左右

——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中提质

——进出口总额增长高于全省平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1.5%左右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单位GDP能耗降幅、单位GDP碳排放量降幅以及大气、水环境质量完成省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以产业为核,高层次锻造新质生产力

构建现代化产业链条。瞄准新型工业化方向,围绕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型医疗器械等优势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产业控制力和根植性的龙头企业,集中精力打造“1028”产业体系。完善新能源产业生态。全力争创国家级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新一代电池技术、智能座舱等技术突破,构建完整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生态,有效发挥新能源“发储送用网”生态闭环耦合效应,推动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800亿元。一以贯之支持传统优势产业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高质量推进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十百千”工程,培育500个典型数字应用场景,支持高能级“双跨”、特色化、专业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深入实施“合成生物10条”,用好合成生物产业投资基金,加强产业趋势研究和项目引进孵化,建好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等重大载体,助力合成生物产业领跑全国;加快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链,抢占化合物半导体产业赛道,布局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两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产业金融、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及工业设计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有效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两业深度融合标杆引领典型,助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紧抓重大项目。强化项目储备、招引和服务各环节衔接,在新基建、科技创新、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项目,招引总投资超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4个以上。加大REITs项目培育力度,促进资产类型多样化,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规模。

(二)以创新为源,高质量培育发展动能

持续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提升“一核一园两室三中心”创新能力,推进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积极对接国家工业母机创新研究中心。加快实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一区一名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用好“揭榜挂帅”机制,积极融入全省“一带两极三圈多点”区域创新布局,组织重大技术攻关项目30个。健全公共研发机构广泛参与的科研集群,探索重大科研平台成果就地转化新机制,精心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支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等专项,招引科技型中小企业1200家以上,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10家。持续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深入开展“龙城英才计划”“青春留常计划”“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计划”,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城市。优化全链条科创服务,持续优化创新政策,继续推动创新发展资金“快享直达”。

(三)以战略为纲,高标准提升城市能级

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积极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与优质产业项目溢出。加强与南京互联互动,着力在产业创新、要素市场、万博体育APP官方网_万博体育manbetx3.0、生态保护、交通设施等领域构建更加紧密的共同体。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构建区域创新联动新格局。更大力度推进常金同城化、常溧一体化,打造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推动“两湖”创新区加速成形。加快总部经济区、南京大学、苏澳大厦、常州南站等重大功能性、标志性、支撑性项目落地,形成更多有集中度、显示度的阶段性成果。加快构筑交通中轴枢纽。稳步推进常泰长江大桥建设、常州奔牛国际机场航站区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实施德胜河航道整治、苏南运河“三改二”等工程,深入打造常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建设长三角交通中轴和现代物流中心。稳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速城市有机更新,统筹老城厢复兴、高铁新城建设,扎实推进季子文化展示中心、大观楼和止园、第二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建设,增强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能力。持续赋能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完善全市村庄分类和布局,继续推进农村住房条件改善、高标准建设“四好农村路”,补齐城镇污水管网、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短板,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生态一体化建设,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万亩以上。

(四)以市场为向,高效率激活经济循环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丰富“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建立健全涉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分类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领域开展探索。真诚真心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标志性举措,让民营企业可感、可及。着力释放内需。抢抓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契机,健全目的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东方侏罗纪、天目湖动物王国等重点文旅项目,拓展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等消费新场景,打响“百馆之城”“江南美食之都”等城市IP。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健全房地产多元化供给体系,提高品质型产品供给。提振体育赛事经济,促进消费增长极,提高城市知名度。推进对外开放。深化中以、中德、中瑞、中日等国际科技合作,持续拓展国际合作园区、综保区等开放功能。引导企业稳住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加快开拓东盟、中亚、中东等国际市场,持续增加“一带一路”、RCEP等新兴市场贸易份额。积极推进跨境便利支付、跨境电商“保税+新零售”、内外贸一体化新业态等试点,推动“产业带+跨境电商”融合发展。

(五)以生态为先,高品质建设美丽常州

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完成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省政府挂牌督办项目以及长江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销号工作,持续打通“两山”双向转换通道。深入实施太湖综合治理“1+8”行动方案,实施220项以上重点治太工程项目。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一规划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VOCs减排,实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国省考断面优Ⅱ比例达40%以上。加强“危污乱散低”综合治理,加快推进一批绿色集聚区、园区更新项目,腾退盘活土地2.3万亩。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建设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积极争创国家、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序推进国家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工作,持续提升“见车率、见桩率、见板率”。

(六)以民生为本,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

打响“六个常有”民生名片。实施更加积极的稳就业政策,全力支持企业稳岗扩岗,抓好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加强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供给和共享,实施新建、改扩建学校43所,增加学位1.13万个,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促进基本养老、品质养老协同发展。提升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水平,新建、改扩建普惠托育机构10家,创建儿童友好医院10家。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与加装电梯、住宅区公共充电桩建设等工作。统筹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为年轻人、外地人、外籍人创造宜居宜业环境。加强对历史建筑、风貌街区、考古遗存、非遗资源的系统保护利用,精心打造“百园之城”“青果名仕”“三杰故里”等历史文化IP。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科学化。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专项行动,有效运用“一网统管”全面提升城市“数治”能力,统筹做好政府性债务、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夯实公共安全基础。深化“1+29”公共安全体系规划,严格落实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防灾减灾等责任,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快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三、2024年市级政府投资计划安排

2024年市级政府投资计划充分考虑新形势、新方向、新问题,从项目申报、前期论证到需求安排,科学决策、规范管理、注重绩效、公开透明,实现“储备项目”“三年滚动计划项目”“年度计划实施项目”有序转化。一是量入为出、科学编制。对照结转、新增、预备三类项目的管理要求,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科学编制年度计划,优先保障结转项目,严格把握新增项目准入条件,实现政府投资资金和财政预算之间的年度衔接与平衡。二是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对照政府工作报告和各项规划中确定的重大项目,充分发挥政府投资保障和改善民生、补短板、提质效的积极作用,确保提升城市能级、优化全市各领域资源布局的项目优先安排。三是严控规模、集约节约。强化项目可行性论证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严格把控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投资规模,合理确定项目总投资和年度资金需求,严格限制项目超规模、超标准、超投资。四是全面监督、防控风险。考虑政府投资计划的连续性,从项目前期规划、审批、实施、后评价等过程,联合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政府债券和各类专项资金的争取,把控项目的序时进度,确保风险可控。

2024年市级政府投资计划共安排项目63个,其中实施项目60个,预备项目3个。60个实施项目中,结转项目42个,新增项目18个。60个实施项目总投资174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1.9亿元,其中结转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85.4亿元,新增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6.5亿元。2024年初排的市级政府投资项目个数比2023年多5个,年度计划投资比上年多30.6亿元。分类型具体情况如下:

1.交通基础设施项目。2024年计划初排项目26个,其中结转项目19个,新增项目6个,预备项目1个。初排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81.7亿元,其中结转项目159.7亿元,新增项目22亿元。

2.城乡基础设施项目。2024年计划初排项目6个,其中结转项目3个,新增项目2个,预备项目1个。初排项目年度计划投资9.3亿元,其中结转项目8.4亿元,新增项目0.9亿元。

3.民生社会事业项目。2024年计划初排项目31个,其中结转项目20个,新增项目10个,预备项目1个。初排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0.9亿元,其中结转项目17.3亿元,新增项目3.6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