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正文
浏览次数:
信息名称:常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校遴选工作的通知
索 引 号:014109488/2024-00267
法定主动公开分类:义务教育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编号:常教基〔2024〕20号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2024-12-04 公开日期:2024-12-04 废止日期:有效
内容概述:开展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校遴选工作
常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校遴选工作的通知
常教基〔2024〕20号
各辖市(区)教育局、经开区教育和文体旅局,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局属中学及有关学校: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一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校(以下简称“实验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要求
  在全市遴选50所实验校,围绕课程教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凝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优秀案例和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建立健全市区校三级协同推进机制,努力形成基础教育育人方式改革新样态。
  二、重点任务
  本次实验校遴选主要设立五个类别,即新课标新教材使用、课堂教学改革、作业管理、校本教研、数字化赋能。
  1.新课标新教材使用。依据和围绕新课标新教材开展课程教学,常态化开展依据课标使用教材的基础性研究,以此引导教师指导学生改进教与学方式,优化教与学评价,形成校本化的配套性教学资源。开展新教材使用效果的监测评估研究。
  2.课堂教学改革。制订课程实施方案,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路线、措施。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差异化学习等重难点问题,开展实践研究。持续改进教学方式,形成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方法策略。优化评价方式方法,有机衔接教—学—评一致性。迭代升级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
  3.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规划和设计水平,落实分层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设计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开展作业质量评估、反馈,引导师生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教与学。研发优质作业资源,建设高质量作业校本资源库。经常性开展优质作业设计展示交流,提升教师命题能力。建立健全作业管理制度,尤其是形成有效管控作业形式、总量和难度的长效机制。
  4.校本教研。聚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策划教研主题,创新教研方式,形成问题解决的典型案例和有效经验。探索实施教师教学述评,鼓励教师凝练教学主张,促进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积累丰富校本教研资源,形成数字化教研轨迹。迭代升级校本教研制度,加强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和评估,注重结果使用。
  5.数字化赋能。探索数字技术在教学与教研中深度应用的实践路径,形成典型应用场景和经验案例。构建新型教与学模式,优化学科数字化学习的内容与形式。精准有效挖掘数据,描绘学生数字画像,推进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和过程性评价。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高教师备授课质量。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精选好用易用的数字工具,师生拥有教与学的数字化经历,培育师生新时代数字化素养。
  三、申报条件
  1.学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积极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2.学校积极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理念要求,具有较好的课程教学改革基础。
  3.学校校本教研制度健全,校本教研氛围浓厚,校本教研能力较强。
  四、申报名额
  实验校各地申报分配名额,详见附件1。
  五、遴选程序
  1.自主申报。有意愿申报的学校,对照实验校申报条件和重点任务,自主选择一个类别填写申报表(见附件2),12月20日前将申报表、申报汇总表(见附件3)报送所属教育主管部门。市教育局局属中学直接报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区域评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本地实验校评审,根据实验校区域申报分配名额,择优向市教育局推荐。12月27日前,以区域为单位将申报表、申报汇总表报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3.市级遴选。1月18日前,市教育局成立评审专家组,组织材料评审、答辩评审,最终遴选确定实验校建设培育入选学校名单。
  4.培育认定。入选学校作为实验校培育对象开展工作,市教育局将于1年后组织专家开展考察评估。通过评估的,正式认定为实验校。
  各地各校报送材料要求为申报表纸质文本一式5份,申报汇总表纸质文本1份,同时报送申报表、申报汇总表的电子版和盖章PDF版。材料报送地点: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105室(资料室)。资料室联系人:张昊,联系方式:86693091,电子邮箱:czjky@czedu.cn。邮箱主题栏写明:“某区或某校实验校申报材料”。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联系人:潘正凯,联系方式:86696829。
  六、组织实施
  1.建立协同机制。各地各校同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校、学科实验组建设培育工作。市教育局局属实验校每个类别遴选2所。申报市级实验校评审的学校,应为本区域实验校建设培育对象。各中小学在12月底前将本校学科实验组遴选工作情况报告所属教育主管部门。
  2.加强过程指导。实验校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实验校因校制宜,研制工作方案并有序实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过程指导。各级教研部门将实验校建设成果展示纳入区域教研活动体系,指导学校凝练经验成果,进一步提升实验校建设的内涵水平。
  3.强化辐射引领。实验校每年举办公开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和发布年度质量报告。主动挂钩联系2-3所同伴学校,开展常态化协同研究。组建同类别实验校研究联盟,加强互动交流、协同攻关,每年举行一次全市交流研讨活动。
  4.实施动态管理。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实验校每年开展建设工作自评。各地每年组织开展实验校建设成果评估,并将评估情况报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将依托专家团队开展调研指导和工作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每年对实验校名单进行动态调整。调进市级实验校的学校,在区域实验校中择优遴选。
  5.做好宣传推广。各实验校及时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思路、新模式、好做法、好经验,并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要通过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组织典型案例、成功经验的宣传与推广,引领本地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为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树立示范典型。
  
  附件:
  1.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校区域申报分配名额
  2.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校申报表

  3.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实验校申报汇总表

常州市教育局

2024年12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